近日,有消息稱,
現代汽車集團主席鄭夢九正在醞釀一個雙品牌戰略計劃,正在為
現代和
起亞這兩個品牌的市場營銷和產品定位勾畫一幅藍圖。
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計劃。有業內人士表示,
現代集團想要在同一平臺上發展兩個不同特色的品牌。
起亞車將會更小、更加運動、價位更低;而現代的產品將會大型化、更加豪華,并且裝配優良。這一戰略不僅要讓現代和
起亞的車型在同一平臺上生產,還會共用
發動機和零部件。
有媒體稱,這一計劃近日即將出臺,但實現這一戰略還有待時日。
共線生產最大的好處是節省了制造和研發的費用,但這也將意味著,起亞和現代兩個品牌將放棄一些各自獨特的造型和品牌的個性化。
例如,已經停產的
Sportage采用的是起亞獨有的框架
車身結構,但將于今秋下線的重新設計的 Sportage,則是與現代
途勝共用一個平臺,同用一個發動機,且造型相仿。
現代集團也計劃將兩個品牌進行明顯區分。2006年款的
起亞Optima的
軸距,就比同一平臺上生產的現代
索納塔略短一些。另外,現代、起亞將他們的造型設計人員重新分配組織,以使兩個品牌的汽車雖然同一平臺生產,但各具特色。
目前,同一平臺的雙品牌戰略仍然存在一定的潛在問題。現代和起亞的高層人員分別對對方先掌握某種技術和車型表示不滿。
起亞想改進它的發動機,使發動機的
功率曲線在高轉速區域有更強的上升勢頭。起亞美國公司的CEO彼得.巴特菲爾德認為,發動機是起亞品牌形象最大的問題。但想要通過發動機來改變起亞的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起亞的另一個問題是為歐洲和北美市場生產合適的車型,并且擴大其在海外市場的銷量。
盡管存在分歧,但現代認為,如果起亞能夠進步,這對現代集團在2010年躋身世界前五大制造商行列會有很大的幫助。現代的一位官員表示:“如果不把起亞提高到另一個水平,我們很難進入世界前五名,所以起亞會比現代更先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