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國產化率有多少?本地化生產會影響
寶馬質量嗎?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寶馬全球供應商大會在沈陽召開后3天,6月28日,
華晨寶馬公司
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普萊斯勒向記者詳盡闡釋寶馬本地化戰(zhàn)略。
據普萊斯勒介紹,寶馬集團向全球250家供應商發(fā)出了邀請,歐美、日本的200家企業(yè)、300余人參加了大會。“來的供應商比預期多得多,說明中國市場蘊藏著
無限商機,我們也很高興為中外供應商搭建了一個信息交流平臺”。
寶馬正力圖在中國建立強大的零配件供應網絡,普萊斯勒承認,這與新頒布的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政策相關新產業(yè)政策第十一章明確規(guī)定,汽車生產企業(yè)凡用進口零部件生產汽車構成整車特征的,將按照整車征收進口關稅,這對
華晨寶馬來說已是當務之急。“本地化戰(zhàn)略在項目開始時就已經進行,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新政策的規(guī)定對華晨寶馬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因為相對于
大眾化汽車產品,豪華轎車的產量很小,技術含量很高,本地化生產,涉及經濟效益問題。”
普萊斯勒認為“如何滿足政策要求,僅靠華晨寶馬是不夠的,必須與寶馬全球供應商共同完成”。寶馬在中國的本地化戰(zhàn)略由三個方面構成:一是跟寶馬集團在全球供應商合作,二是建立中外國供應商合資企業(yè),三是發(fā)展中國本地化供應商,向寶馬集團供貨。“中國零部件產品質量、性能過關,將納入寶馬的全球采購體系”。
普萊斯勒自信地說:“本地化生產不會影響寶馬質量,寶馬的全球質量標準同樣適用于中國的配套企業(yè)。消除誤解的辦法是,用產品向中國客戶證明,這種偏見不僅不代表過去,也不代表現(xiàn)在,更不代表未來。”
目前,寶馬在國內共有30家零部件供應商,絕大多數是寶馬全球傳統(tǒng)供應商在中國的合資企業(yè)。據普萊斯勒介紹,“同時寶馬還在對國內5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進行評估,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本土企業(yè)。華晨寶馬最終需要100家供應商,以滿足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需求。”
普萊斯勒認為,寶馬的本地化戰(zhàn)略,也是迎接對手競爭的需要。“寶馬與
奔馳在全球都有著競爭,為什么在中國會沒有呢?最重要的是,本地的零部件企業(yè)必須要有競爭力”。
據了解,今年1—5月,華晨寶馬的產銷超過5000輛,工廠是滿負荷生產。談到未來市場及產品規(guī)劃時,普萊斯勒說,“3萬輛是個過渡目標,具體什么時候達到,要看市場的表現(xiàn)。”對外界盛傳的X3即將國產,普萊斯勒表示,X3在奧地利工廠是滿負荷生產,在全球實行配給制供應,“目前全球有好幾個市場提出生產要求,最終的決定還沒有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