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降價聲中,無數家庭的汽車夢仿佛越來越近了。然而,全球油價的強勢上漲,卻又不得不讓消費者持續興奮的頭腦低了些許溫度。
全球經濟復蘇增大了對石油的需求,油價因此節節上揚,國際原油價格今年來已經起了10%,上升到13年來的高峰。這股強勁的風潮也波及到了中國車市,從3月31日開始,
北京市汽油零售價上調,上調幅度從0.24元到0.27元不等,油價上漲到歷年來最高。
針對愈演愈烈的汽車油耗問題,上海同濟大學錢人一教授指出,當今世界燃油經濟性最佳的
發動機當屬直噴式柴油機。這是由柴油和柴油發動機的技術特點決定的。在日常使用的各種燃料中,柴油的能量密度最高,比液化天然氣高出近1倍,比汽油高出10%以上。與汽油相比,柴油不易揮發,著火點較高,不易因偶然情況被點燃或發生爆炸。實驗證明,小型柴油發動機比汽油機的燃油經濟性高出三分之一。加之柴油價格低,且保持穩定,發動機壽命也普遍比汽油機產品更長,所以首先在燃油經濟性上,柴油車已經大獲全勝。
歐美國家已有成功的柴油機推廣實例:目前,歐美國家的100%重型車、90%輕型車采用柴油機,歐洲柴油轎車已占轎車年產量的32%,法國、西班牙等國更高達50%以上。以英國為例,根據目前的燃油價格,和使用
排量相同的汽油轎車相比,柴油轎車每年可以給每位英國消費者節省近600英鎊的燃油費用。另外柴油轎車的保養費用也普遍低于汽油轎車。一些頗有遠見的中國汽車生產商,如
一汽—
大眾、
江鈴陸風等,近期陸續推出柴油
捷達、柴油
寶來轎車以及
陸風柴油硬頂雙門越野車,而且他們今后推出的新車型也都將會有柴油版本。
清華大學汽車系教授、發動機專家劉崢認為柴油車在中國應朝著目前歐洲的柴油機發展狀況靠攏。劉崢推崇歐洲模式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整體能源供給狀況。目前我國原油的純進口量為每年8000多萬噸,汽車保有量為2800萬輛。按照目前的統計數字,我國能源供給的相當大的一部分依賴進口。而預計未來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將會達到1億輛,到那時需要多少能源想必一定是個天文數字。所以發展柴油轎車,普及柴油車應是一個國策問題。我國柴油車發展是必然的趨勢,這是規律所在,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說是個總的規律。
從節能、環保的角度來說,以北京為例,如果其運營著的6萬多輛出租車全部更換為滿足歐Ш標準的柴油出租車,那北京每年將可減少燃油耗1.13億升,每個司機可節省運營燃油費用5600元,減排二氧化碳34萬多噸。不說別的,對國家,對城市或是對個人,這都應該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近年來,我國國內柴油機行業在整體的技術進步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產品滿足歐I排放要求不成問題,骨干企業如江鈴
陸風、
華泰等已能批量提供滿足歐II排放要求的產品,并不斷以更高的環保標準指導自身的研發方向。我國是一個汽車需求發展迅速,卻又缺乏石油資源、環境壓力巨大的國家,從節省能源的角度來看,在沒有其他可替換能源之前,發展柴油車將是大勢所趨。(青年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