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專家解讀《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產業經濟學博士后郭焱:《指導目錄》更具操作性
一直關注汽車產業經濟問題的郭焱認為,《指導目錄》是汽車行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引導投資方向、管理投資項目、制定和實施財稅、信貸、土地、進出口等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據。將《指導目錄》與《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相比較可以看出,《指導目錄》更具操作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第一,《指導目錄》提出鼓勵汽車總成以及零部件關鍵技術的開發和制造,并詳細指明了具體的關鍵技術。如無級變速器、自動變速器(6擋以上)等,旨在鼓勵汽車總成以及零部件關鍵技術的開發,引導汽車企業向更好的方面、更高的層次發展,提升整個汽車產業的技術水平。
第二,《指導目錄》對節能環保型小排量乘用車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標準,設定了門檻。這個門檻對自主品牌企業來說,短期內執行起來可能有些困難;但是長期來看,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需求,這項鼓勵政策是順應市場發展需求的一個舉措。不論什么背景的企業,要想生存必須滿足市場的需求,被大家寄予厚望的自主品牌企業也不例外。
第三,《指導目錄》更加重視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和關鍵零部件開發及制造、汽車整車和發動機系統設計開發、輕量化技術和環保新材料制造,并且列出了具體的技術和產品導向目錄。
這些規定,目的是引導汽車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思路,重視使用各種環保材料和新能源,使我國汽車產業朝著節能、環保、輕量化方向發展。
另外,《指導目錄》提出鼓勵柴油車尾氣凈化裝置、柴油車排污控制配套設備的制造。目的主要是引導我國商用車企業在研發和制造方面重視節約能源和減少排放。提起汽車行業的節能減排問題,大家一般先聯想到小轎車,日漸增多的小轎車與城市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問題脫不了干系。但作為生產資料、人歇車不歇的商用車節能減排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總而言之,《指導目錄》順應了當前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這主要體現在節能減排、發展新能源車等方面的規定,會對我國汽車產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郭焱表示,有一點需要注意,《指導目錄》雖然把一些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列入限制類,但產業組織結構調整的舉措卻沒有充分體現出來,沒有強調以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為紐帶的汽車企業集團之間的聯合。因此,她建議增添針對汽車發動機以及關鍵零部件系統的系統化和模塊化研發和制造的鼓勵政策,推動整車企業之間以及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構建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從而推動汽車產業組織結構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