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均收入雖然很低,但伴隨著經濟的突飛猛進,中國的豪華汽車銷量自1999年以來已經增長了兩倍。像寶馬和德國的奧迪公司這樣的高端汽車制造商紛紛在中國建立工廠。他們的眼光瞄準了中國成長起來的企業家階層。
潘克說,包括中國、香港和臺灣在內的整個大中華地區早已是寶馬最大的進口市場。今年前3個季度寶馬在大中華地區的銷量是17,000部,較上年同期增長42%。
預計沈陽的工廠完全建成后年生產能力達到30,000部。潘克說,公司將以中國的市場需求水平為基礎,逐步提高生產能力。他說,產能的提高是由消費者的需求和技術的提升拉動的,公司沒有一個框定的時間表。盡管寶馬很有信心,中國政府計劃調整國家汽車產業政策,這給寶馬今年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增加了一個變數。新的產業政策將迫使國內和合資汽車制造商作出某些重大調整。潘克預計新政策將在3個月內頒布。按照其現有已獲政府批準的商業計劃,寶馬計劃在2004年將中國產3系和5系車中本地產零部件的比例提高到40%,
不過,根據新政策草案,合資企業必須提高國產部分的比例,這將迫使合資汽車制造商向中國國內制造商采購更多零部件。潘克表示,希望政府能為新政策制定一個合理且在技術上可行的執行時間表。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市場開放承諾中,盡管中國已同意允許外國汽車制造商建立合資的汽車融資公司,寶馬的管理人士稱,他們尚未提交組建此類公司的申請。外國汽車制造商的汽車融資子公司在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在中國,只有不到20%的國內汽車是靠貸款購得,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達到了70%。
寶馬集團高級副總裁呂德爾·佩森稱,公司尚未正式申請組建零售或批發合資融資公司的牌照。
佩森稱,中長期來看,在中國市場,零售融資將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寶馬遲早會申請汽車零售融資牌照。
佩森稱,批發銷售融資眼下對寶馬在中國的經銷商來說沒有必要,因為這些經銷商都是付現金購買。他認為,這種情況暫時還將繼續下去。
潘克稱,目前還沒有將寶馬7系或迷你車的生產轉移到中國的計劃。沈陽合資公司的生產僅面向國內銷售,亞洲的進口需求將由寶馬在泰國的生產廠來滿足。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