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號明顯
國家信息中心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處處長高輝清認為,此次調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對高能耗或資源型行業提高稅收,比如一次性筷子;鼓勵高能耗行業中低耗能產品的發展,比如汽車行業中小排量車稅收降低。
“這一政策的邏輯很簡單。目前國家鼓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經濟,所以政策的導向就是鼓勵低耗能、低污染產業,同時抑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高輝清表示,這一調整,將會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從而使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可預測的是,高耗能產業將受到抑制,從而促進新的行業如服務業的發展。另外,規模效益比較高的產業將獲得好的發展,效益不好的小企業可能被淘汰,這有利于產業集群。
高輝清認為,消費稅的調整,也體現了國家通過稅收杠桿來調節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近幾年來,社會各界對富人納稅少詬病頗多。很多私營老板由于不領取工資,國家很難對之征稅。這次通過對游艇等奢侈品征稅,是對高收入階層稅收的一種補充,“使稅收功能得到更公平的體現”。
不過,不少業內專家認為,此次消費稅調整后,政策信號十分明顯,但對市場的引導作用卻還未能達到預期。
以轎車為例,按照新稅率,排量在2.0升(含)以下的車型有的稅率沒變,有的稍有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非常小,廠家因消費稅調整獲得的成本優勢并不突出。所以,占據轎車市場70%以上的1.6升以下的轎車,其消費不會受到實質影響。
至于奢侈品,效果也是一樣。“我不會特別在意。”某地產界大腕的夫人就很直接地告訴記者,“因為有能力購買100萬元一塊表的人是不會介意它漲到120萬的。”更何況,這次增加的稅目中并沒有包括對豪宅征稅,所以對富人們并沒有很大的影響。
調整范圍將循序漸進
此次消費稅調整,未將豪宅、高檔家具、高級娛樂列入其中,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一大缺憾。早在去年兩會上,蕭灼基委員就提交提案,建議對五類消費者征收消費稅,首先提到的就是購買豪宅、名牌轎車和高檔家具的消費者。
對此,國家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社會各界提出要通過稅收手段進行調節、強化稅收的再分配作用,這一要求應當說是正確的。但他指出,這些產品和行為并不在消費稅征稅范圍之列,只能通過其他稅種的調節來完成;目前由于征管條件和技術上的一些原因,對有些產品很難征收消費稅,因為對這些產品的檔次界定比較困難,征管上達不到要求。另外,他表示,消費不足仍然是當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利因素,在選擇消費品征稅時,必須考慮對相關產業和消費需求的影響,要符合宏觀經濟政策的總體要求。
據專家介紹,從世界范圍來看,消費稅的征收范圍有兩種:一種是廣泛課征于消費領域,既包括生活消費資料,也包括生產消費資料。另一種是選擇部分消費品進行課征,通常是少數限制消費的生活消費品。我國屬于后者,是與增值稅配合征收的,征收范圍比較窄,這次調整后征收范圍依然不大。
高輝清也認為,這次消費稅調整尚未到位。他表示,這次調整只是一次階段性調整,國家下一步應該會擇機進一步調整,“對已有稅目沒有到位的,重新調整到位;對過去未調整的,逐步納入調整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