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Mazda6睿翼原創
“激情”是馬自達區別于其他日本車最重要的標簽, Mazda6睿翼將以全面的性能和獨特的設計在中國市場刮起一股強勁的“動感風暴”。
與豐田或本田不同,Mazda6是馬自達公司的旗艦車型,它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公司的處境。正是2002年推出的第一代Mazda6的成功,幫助馬自達公司走出了困境,重新贏得了業界的尊重。一年以后,中國市場推出了Mazda6,它的持續熱銷讓為一汽馬自達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因此,無論是一汽馬自達還是日本馬自達,對于Mazda6睿翼給予了最高級別的重視。
這里要說一句題外話:筆者第一次測試Mazda6是在2003年,給出了4星半的高分。后來又多次駕駛或測試馬6的其他車型,良好的操控性和個性化的設計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更讓人欣賞的是它那不甘隨波逐流的性格。轉眼間,5年過去了,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二代Mazda6不僅增加了“Mazda6睿翼”的別號,也以全新的面貌來到我們的面前。
如果說上一代車型的設計很有歐洲味道的話,那么, Mazda6睿翼則是地道的東方風格。以筆者的觀點來看,這種風格可總結為:柔、銳、細三個字。車頂曲線和側面腰線舒展而且和諧,車身各部分的比例非常合理,此為柔。大燈和中網造型銳氣十足,發動機艙蓋曲線充滿張力,此為銳。車身覆蓋件接縫非常均勻,表面處理細致入微,就連中網的網孔都與大燈的造型相似,此為細。三種感覺被巧妙地捏合在一起,柔美之處宛如拂面春風,銳利線條又好似鋼刀利刃,正如主設計師佐藤洋一介紹的, Mazda6睿翼很自信地展現了東方設計的魅力,它的線條大膽而灑脫。這種設計的魅力無需多言,只要車子往那里一停,就能吸引許多買家的目光。
這一代的尺寸明顯加大。長度和軸距分別達到了4755毫米和2725毫米,比上一代增加了85毫米和50毫米。雖然和凱美瑞以及體型超標的雅閣相比,尺寸上仍然不占優勢,但如果以國內商務車標準來衡量的話,后排空間絲毫不覺得局促,甚至還相當寬敞。
即使如此,我想,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更愿意到前排去開車。駕駛座的包裹性很好,身高1.77米的我坐上去非常合適,方向盤、腳踏板和座椅的相對位置合理,這種姿勢頗能激發人的駕駛欲望。已經躍躍欲試的我迅速按下發動機啟動鈕,MZR 2.5升四缸發動機開始順暢地運轉,與之匹配的是一臺5速自動變速箱,依然帶有與寶馬相同的“后加前減”的手動模式。
試車的地點在廣島附近,一個叫做美邇的試車場。這里原來是一條標準的FIA跑道,全長3.3公里,有上下坡和多個彎道。剛出維修區是一條大直路,一腳油門下去,發動機立刻被推到紅線,起步加速的感覺比上一代凌厲。發動機對于油門響應的速度比預想要快,輕輕一點能達到3、4千轉,226牛·米的扭矩出現在4000轉/分,但1600轉/分時就能輸出其中的90%,因此感覺低速扭矩很充沛。中高轉速區間,發動機不僅動力充足,而且聲音也很嘹亮。此外,老款發動機的平順性已屬上乘,新發動機在這方面又更進一步,雜音很少,“呼吸”非常順暢。總之發動機在滿足動感要求的同時,還兼顧了舒適性,顯得很有風度。
5速自動變速箱自如地傳遞著發動機的扭矩,D擋時,無論是加速還是減速,都感覺不到擋位變化的頓挫。在深踩油門強制降擋時,變速箱響應非常積極,加之發動機的快速響應,人機溝通感很強。手動模式下,變速箱換擋速度很快,適合賽道駕駛,而且它不會因為轉速高而自動升擋,于是駕駛者能充分挖掘發動機的潛力。高配車型還提供方向盤上的換擋撥片,更增加了駕駛的快感。
第二輪駕駛的6擋手動車型(歐版)表現更好。變速箱的齒比分配更趨合理,加速感覺也更強勁。廠家公布的2.5升手動車型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用時8.0秒,這種動力對付城市行駛,已經綽綽有余。當然從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自動擋車型會成為銷售的絕對主力,但這并不影響粉絲們對于運動性的追求。
賽道是體驗操控性的最佳地點。美邇試車場擁有一條富有挑戰性的賽道,它有大大小小十幾個彎道,還有上下坡,要征服這些彎道,難度在于道,而不在于車。因為老馬6的操控性好已經是公認的了,而Mazda6睿翼采用了全新平臺,懸架系統進行了全面進化,前懸采用雙橫臂獨立懸掛,后懸采用E型多連桿獨立懸掛,比上一代運動性能更加優秀。
方向盤對于車輪的控制很從容,看似角度很急的彎道,Mazda6睿翼卻能輕松穿過,車身側傾不大,也沒有多余的晃動,充分的側向支撐給駕駛員很多信心。剎車與油門調校得非常協調,讓攻彎過程順暢自如。隨著對賽道越來越熟悉,圈速不斷加快,當再一次通過急彎時,閃爍的DSC顯示燈告訴我:此時的側向力已經突破了普利司通RE050輪胎的抓地極限,穩定系統已經啟動。即使如此,車身的滑動仍然很微小,穩定系統介入也很柔順,從而能讓駕駛者充分體驗駕駛的樂趣。
操控性得到保證的同時,Mazda6睿翼的舒適性大大提升。首先是懸掛系統初段的行程硬度有所降低,后排乘客顛簸感會更小。其次,車身底部、側面和發動機艙的隔音材料都得到加強,能夠過濾更多地外界雜音。另外,車身風阻系數只有0.27(歐洲車型測試值),高速時的車身風噪也得到了抑制。
試駕休息的時候,我才有時間仔細品了品內飾。黑色與銀色的和諧搭配詮釋了運動+優雅的設計思路。整體的工藝非常細致,材料的選擇相當有質感,即使是挑剔的買家,恐怕也難挑出明顯的瑕疵。中控臺布局所有功能分區合理,按鍵一目了然,沒有多余的修飾和華而不實的噱頭。最后,我的視點落在了方向盤上的CF-Net系統上。與普通的方向盤遙控鍵不同,CF-Net系統把音響、空調、行車電腦、換檔、巡航等主要功能都集成了進去,而且配合Mazda6獨有的水平顯示屏,使用CF-Net的比直接操作功能鍵還要方便。
上一代Mazda6國內熱銷的主要原因是出色的運動性能,而二代Mazda6則擁有了更多的被選擇的理由:外形灑脫、空間寬大、配置齊全等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Mazda6睿翼叫好又叫座的局面基本上應該沒有問題,只不過想買車的人還需要一點點耐心,因為正式交車可能要等到年底。
-
1
凱美瑞 17.18-25.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邁騰 17.49-24.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雅閣 17.98-23.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紅旗H5 15.98-2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帕薩特 16.45-30.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寶馬3系 31.99-3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奧迪A4L 28.98-40.0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奔馳C級 33.48-38.06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奧迪A5L 25.68-28.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亞洲龍 17.88-25.6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椹嚜杈懼皢涓婂競錛?/span> 椹嚜杈綞Z-60
椹嚜杈炬柊杞︼細 椹嚜杈綞Z-6 椹嚜杈綜X-50琛屼篃 椹嚜杈綜X-30
椹嚜杈劇儹闂ㄨ濺鍨嬶細 椹嚜杈? 2015嬈?2.0L 鑷姩緇忓吀鍨?/a> 椹嚜杈? 2015嬈?2.0L 鎵嬪姩鍨?/a> 椹嚜杈? 2012嬈?2.0L 鑷姩鏃跺皻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