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出口的“喜”:加入WTO以后,中國汽車出口的情況反而一年比一年熱,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這與業內人士對汽車行業在加入WTO后受到沖擊的看法是有出入的;中國汽車出口的“悲”,汽車出口的主流企業先前卻是以
中興汽車、
長城汽車等為代表的
皮卡企業,近兩年來諸如
夏利、
吉利、
奇瑞等轎車企業在出口方面才有所作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國內幾大汽車企業、合資企業為何在出口方面少有作為……
國內汽車企業為何缺少國際化戰略眼光
目前國內的汽車企業普遍缺乏國際化戰略眼光,去年上汽集團成功整合韓國
雙龍的事件是國內汽車企業從高層次走向國際化戰略的一個先驅。目前國內汽車企業是缺乏國際化戰略眼光還是沒有思索過國際化戰略的問題?
中興汽車公司常務副總陳貞華說,
中興汽車在兩年前就已確定了國際化戰略的發展思路,而且
中興汽車是國內汽車出口最早、出口最多的企業,2004年中興汽車出口6318輛,蟬聯行業出口第一,出口比例占全年銷量的23%。
國內幾大汽車企業難道不具備出口的實力?并非如此,論企業規模和產品方面都優于中興汽車、
奇瑞汽車等企業。
現代、
大眾、
通用、
豐田、
本田等國際汽車巨頭在國外市場均有自己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因此國內的合資汽車企業會受到外方在出口方面的多方干預。國內幾大汽車企業、合資企業在出口方面少有作為的關鍵是:國內幾大汽車企業、合資企業在汽車方面缺少足夠的話語權、控制權;蛟S我們不是缺少國際化的戰略眼光,而是有人剝奪了我們的國際化戰略,因為中國汽車市場本來就是國際汽車巨頭國際化戰略的一部分!
國內汽車市場趨穩 有利于國際市場的開拓
中興汽車公司常務副總陳貞華認為:2004年國內汽車的增幅趨緩,而且05年汽車市場也不可能有前兩年的高市場增長率,這樣更有利于國內汽車走向國際市場。兩年前汽車行業的高市場增長率,讓國內許多汽車企業考慮擴大產能的問題,因此許多汽車項目紛紛上馬,想消化這些產能,目前只靠國內市場壓力會很大。但是如果汽車項目僅僅囿于國內市場,我們的競爭會很殘酷。因此一些有自主權的民營汽車企業會加快進軍國際市場的步伐,國際化營銷將會成為中興汽車、
奇瑞汽車等汽車出口企業面臨的新挑戰。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走出去,國內汽車企業會得到更多、學到更多。國外市場對很多汽車企業是空白,受經濟復蘇的影響,俄羅斯、中南美洲等區汽車的需求量會迅速提升,2005年中興汽車將出口俄羅斯1500輛,1月份出口中南美洲的中興汽車高達700輛,這些好的開端充分證明了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廣闊空間,近期國內汽車企業將以整車出口、CKD、國外建廠等形式全面參與國際化競爭,關鍵是只要你敢!
國內汽車出口 還有很多瓶頸
我們不能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國內汽車出口也存在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在開拓國際市場將面臨產品開發的問題,中東地區對四驅車的需求量大;一些地區對右舵車的需求潛力大,而對這些市場需求,中興汽車、
長城汽車這些企業目前很難一下滿足,由于汽車研發能力的欠缺、產品開發周期的影響,出口企業只能望洋興嘆。我們的國際化戰略還缺乏清晰的思路,我們在國際市場營銷方面還存在瓶勁,我們在反壟斷、國際司法保護方面的意識還很淡薄……但是我們依然信心百倍,我們在學習中發展,在發展中學習,陳貞華說。
目前國內汽車企業已經具備了走出去的實力,需要更多企業加入到國際化競爭的行列。但是作為汽車出口的這些先驅們,已經是很難能可貴了,我們愿他們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