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是關鍵 東風悅達起亞K5競爭力解析
在國內汽車市場,中級車一直都是各大廠商爭奪的重點,著名車企現代起亞集團當然也會在這個市場上投入重金。但是當我們查閱近半年來的銷售數據時會發(fā)現,占據榜單前列的多是日系車型,緊隨其后的是德系車和美系車,而韓系車卻難覓其蹤影。東風悅達起亞目前正需要一款全新的B級車來調整市場格局,K5就是一個重要的砝碼。
關于起亞K5實拍請點擊:顛覆傳統(tǒng)印象 廣州車展實拍起亞K5
關于起亞K5介紹請點擊:起亞K5領銜 廣州車展9款最值得期待新車
韓系車亟待新力量 起亞K5適時而生
簡單回顧近幾年的全球車市,韓系車憑借其產品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贏得了很多市場,在美國市場上,索納塔已經成功挺近銷量的前三甲。在國內市場上,現代伊蘭特悅動、起亞福瑞迪也都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但是到了B級車這個層次,韓系車的銷量就不是那么輝煌了。其實品牌號召力不足只是一方面,還有更為重要的是韓系B級車在外觀、內飾的風格設計方面創(chuàng)新不足,對于消費者而言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作為韓系車的代表,起亞品牌適時的推出了全面創(chuàng)新的中級車K5,東風悅達起亞將會引入國產。起亞將其以K5代號命名,并已經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首次亮相,有消息稱其上市日期將會是2011年3月份左右。據了解,起亞K5是一款與現代索納塔YF同平臺開發(fā)的產品,二者將并肩作戰(zhàn),在國內中級車市場中為韓系車爭奪更多的份額。
相關鏈接:廣州車展-起亞K5全面對比四款車型
K5肩負重任 提升品牌地位是關鍵
起亞K5是由世界三大汽車設計師之一的彼得·希瑞爾設計完成,這也是K5的賣點之一。此前的智跑、秀爾、福瑞迪也是同樣出自這位大師之手。當你見到起亞K5時,一定看不出它和其它車型有什么關系,這也是K5想要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
在產品名稱上,起亞很聰明,采用了“K5”這個簡單好記的名字,廠家是不希望消費者把這款新車和此前的起亞中級車聯系到一起的,而且廠商也不希望大家誤認為K5和遠艦有什么關系。當然也不排除K5國產后會起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徹底“獨立”!
雖然廠家聲稱起亞K5和遠艦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回顧現代遠艦滯銷的原因,品牌力不足和價格過高是主要因素。因此起亞K5如果只是有個漂亮的名字和外觀當然是不行的,產品內在的實力和品牌號召力缺一不可。在競爭激烈的中級車市場中,經過幾年的市場歷練之后,起亞品牌已經逐漸被中國消費者所接受,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的認可更多的是在起亞的低端車型上。反觀起亞集團在中級車市場上的地位,旗下的索納塔只能交出月銷量3000臺的成績單,品牌號召力亟待釋放。
誰都知道,品牌號召力的提升并非短期內可以做到,能夠在“瞬間”扭轉市場乾坤的方法恐怕只有價格了。如果起亞K5能夠給出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無疑會對產品的推廣帶來好處。起亞K5或許可以效仿馬自達6,去年上半年馬自達6官降自降3萬元,價格直接下探到14萬元,銷量立刻破萬。起亞K5在國外的售價約合人民幣13-17萬元,國產后的起亞K5如果能保持這個價格,以13萬元起步的話,消費者可能會樂于接受。但是根據當前起亞的定價策略和競品的行情,預計起亞K5國產后的售價約為16-20萬元左右。
2010年,起亞進口了全新車型Cadenza凱尊K7,該車搭載ThetaII2.4升D-CVVT發(fā)動機,售價為22.9-28.8萬元。凱尊K7被起亞定位在高端車型市場,從名稱上來看,起亞K5比起K7要低一個檔次,而這種定位與現代旗下的索納塔和雅尊并肩作戰(zhàn)很相似。
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起亞K5將以較低的定位出現在中國車市,主要面向中端B級車市場,凱尊K7則是作為高端的進口車入市,覆蓋高端B級車市場。當然,能夠在市場上走量的車型肯定不是K7,可以說K5肩負著市場銷量的重任,它的成敗將直接關系到起亞在中國B級車市場的地位。
競爭對手林立 起亞K5面臨挑戰(zhàn)
據了解,K5在起亞內部的產品定位幾年前就已經確定,不過面對國內復雜多變的中級車市場,幾年前制定的計劃當然趕不上如今的變化了。東風悅達起亞目前最緊要的任務就是馬上找到K5在中國車市上的位置。
雖然每家廠商都對市場前景有各自的期待,但是自身實力才是決定市場地位的核心因素,對于起亞品牌而言,推出B級車去搶占市場前五名都是不太實際的,因為起亞品牌的市場認知度并不是太高。對于新車K5來說,只有在品質優(yōu)秀的前提下,在市場上降低自己的身價,同時努力做好品牌推廣,才有機會向當前市場上的領先者發(fā)起進攻。
要說K5的競爭對手,其實日系三甲凱美瑞、雅閣、新天籟以及德系的邁騰并不算,因為這幾個車型的市場領先地位已經決定了它們和起亞K5不在一個水平上。蒙迪歐致勝、斯柯達昊銳、雪鐵龍C5才是K5真正的競爭對手。說的實際一點,起亞K5如果把銷售目標定在每月4000-5000輛的水平上,然后逐步提升產品影響力,做大做強品牌,之后再提升銷量目標,這樣的做法或許是比較明智的。
斯柯達昊銳
其實蒙迪歐致勝的性價比還算不錯,但是美系車高油耗的特點以及品牌力的不足,導致其銷量平平。隨著未來1.6T車型的加入,蒙迪歐致勝的產品競爭力將有很大提升,這也是起亞K5所面臨的一個新對手。
源自上海大眾的斯柯達昊銳目前已經有了很多現金優(yōu)惠,但是銷量的提升依然緩慢。不過有一點不要忽視,在上海大眾的庇護下,斯柯達品牌是不會輕易言敗的。雖然明銳從無名小卒到月銷過萬用了3年時間,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出上海大眾高超的營銷能力,因此昊銳也絕對是起亞K5不能忽視的勁敵。
雪鐵龍C5
最后說說雪鐵龍C5,這款中級車顯然有些“水土不服”,無論是性能、空間,還是性價比,都算得上另類非主流,而且其品牌影響力也很有限,再加上定位的不夠清晰,導致其市場銷量不高。不過對于起亞K5來說,已經上市的2011款雪鐵龍C5在配置上進行了升級且價格不變,這樣就意味著C5的性價比有了些許提升,還是值得起亞K5關注的。
寫在最后
面對市場的機遇與挑戰(zhàn),起亞K5機會頗多,關鍵在于東風悅達起亞能否抓住時機,放低姿態(tài),給出一個合理的入市價位。不要忘記消費者始終會在乎性價比,尤其對于韓系車這類并不主流的產品,性價比的高低將對其認知度起到關鍵的作用。事實上,韓系車的傳統(tǒng)就是非常能控制成本,如果起亞K5能傳承這一“基因”,并在一定程度上放下身價,也許會得到意外的收獲。
可能有人會認為低價入市會降低起亞K5的高端形象,但是對于廠家來說,最實際的是什么?當然是市場的銷量成績。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家用車的選購目標鎖定在B級車上,已經給了起亞K5一個大好良機。究竟起亞K5將會采取怎樣的入市策略,讓我們拭目以待!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