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洋設計師挖角潮 師夷長技以“造車”
相比初來乍到的西蒙斯和泰勒,大家可能比亞迪的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Wolfgang Egger,以下簡稱艾格)可能早已耳聞。在入職比亞迪前,艾格頭頂著奧迪前設計總監的光環,經典之作包括全新奧迪R8、TT、Q7和Crosslane Coupe概念車等。
仔細觀察艾格的這些作品,你會發現他擅長于“玩弄”線條,大嘴設計并不只有“大”,而是富有棱角,同時搭配更加犀利的燈飾設計,營造出精致的前臉。
與奧迪不同,艾格的新東家比亞迪是大眾化的平民品牌,多年來將大部分精力和成本花費在技術制造與新能源普及上,設計成為偏科項目。而艾格的出現正好拯救了比亞迪的尷尬局面。對于艾格而言,為比亞迪設計全新的設計語言這項任務正好為自己提供了巨大的發揮空間。
▶| 艾格的龍與比亞迪的王朝產品系列
2018年3月,Dragon Face設計理念發布會如期而至。從零到有,艾格親自操刀的Dragon Face設計語言醞釀了近兩年,期間艾格從中國"龍"元素中汲取靈感,融合西方簡約豪華設計風格,打造出Dragon Face這一比亞迪王朝車系的全新設計語言,"印象"、"科技"、"文化"成為三大關鍵詞。
這套極具中國風的設計理念在全新一代唐、宋MAX身上率先得到驗證,莊重的龍臉造型、飄逸的側面懸浮設計、一體成型的尾部雙聯尾燈,三大簡潔而有力的印象線條,讓比亞迪唐成為一輛有設計感的車。
另一方面,作為“龍眼”(Dragon Beam)的車燈成為艾格的另一個著力點,設計車燈的底部線條來源于中國傳統的屋檐走勢,配合炯炯有神的LED大燈,龍的威嚴氣勢呼之欲出。
在車燈形狀方面,Dragon Face設計理念采用時下流行的貫穿式設計,比如全新一代唐、宋MAX、秦Pro就得到應用,這些新車在保持家族感的同時,有著差異化的設計。
比如,全新一代唐的無縫貫穿式LED雙聯尾燈,采用對稱式蜿蜒設計,進一步拉寬了車尾視覺。秦Pro則將“戟”等秦朝武器的形態進行演化,成為作為前后燈的輪廓。綜合兩者來看,艾格根據車型定位、車身尺寸不同,尾燈的樣式與細節處理都有不同的表達,絲毫看不出偷懶的痕跡。
▶| 比亞迪的未來
縱觀比亞迪陸續推出的款款誠意之作,可以看出艾格對于設計的專注與用心,作為一位老外能夠將中國傳統文化“活化”在一輛本來沒有生命的汽車上,將龍尊嚴、王者風范的精髓透過設計,表達品牌進階的愿景,這正是比亞迪和迪粉所期待的局面。
正確來說,彼得·霍布里并不是被吉利挖角。自1991年起,他就擔任沃爾沃設計總監,隨著沃爾沃被吉利汽車收購,順理成章成為吉利汽車集團設計高級副總裁。
▶| 彼得·霍布里對吉利汽車的洞察
彼得·霍布里也是來頭不少,自1974年從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汽車設計專業碩士畢業后,彼得·霍布里就開始進入汽車公司實現自己的設計抱負,先后領導過阿斯頓·馬丁、捷豹路虎、沃爾沃、福特和林肯等品牌的設計和規劃工作。
對于汽車設計,這位擁有40多年經驗的業界泰斗早已駕輕就熟,在未正式接管吉利汽車的設計前,就認識到吉利雖然設計種類繁多、個性多元化,但產品缺乏共性,無法形成一個良好的品牌認知。
▶| 大自然與中國特色文化成為靈感源泉
于是在吉利的車型設計上,彼得·霍布里選擇了從零開始,摒棄了錯綜復雜的設計路徑。博瑞和博越兩款車型的靈感正是來源于獵豹,肩和身體采用0.618黃金分割點,由此就形成了博瑞和博越優美的腰線比例與輪廓之美。
在博越上,彼得·霍布里用玉如意造型的下保險杠、西湖斷橋的中控臺、梯田式的中控臺花紋布局、音響面板“G”字造型等設計,詮釋了被忽略的中國元素。
如果說吉利的設計是在傳統中發掘新的故事,那么領克品牌就是一張白紙,在只有品牌定位的“故事大綱”下,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演繹領克這一個全新的品牌非常考究彼得·霍布里的創造力。于是,“都市對立美學”的設計理念就在彼得·霍布里的腦海中形成。
“都市對立美學”的設計理念將大城市的深邃融入其中,比如前臉的“都市天際線”造型,豐富的細節勾勒出黃昏或黎明時分都市天際的輪廓;內飾大量的灰色絨面和撞色設計,表現出年輕人個性、時尚、潮流的特質。
▶| 吉利的未來設計
領克的定位介乎于吉利與沃爾沃的之間,采用與沃爾沃共享技術的CMA模塊化平臺打造,如何在同根同源的不變條件下,保證領克與吉利、沃爾沃形成差異化來攻占市場?外觀與內飾設計正是問題的正解,這一點彼得·霍布里已經光榮地履行了自己的義務。
奇瑞汽車兩大設計重臣分別為詹姆斯·霍普(James Hope)、史蒂夫·艾姆(Steve Eum),前者在2012加入奇瑞汽車,主導設計了艾瑞澤5和瑞虎7,當年瑞虎7的原型TX概念車更是一舉奪得日內瓦車展最佳概念車大獎。
▶| 詹姆斯·霍普時代
詹姆斯·霍普自1992年畢業開始,就擔任福特設計師長達9年,先后在底特律和德國科隆工作;2000年轉投戴姆勒-克萊斯勒,次年又加盟江森自控和Motor City Europe;2008年其進入通用歐洲,直至2012年1月離開通用來到中國。
其中,艾瑞澤系列正是反應了詹姆斯·霍普對中國式設計的見解,其理解的中國式設計基于“神”而凝聚為“形”,而不是基于“形”而“形”。而如何抓住中國元素的“神”,James Hope為此曾走訪全國各地,并在其中提取靈感,然后進行演化再付諸于汽車的造型設計。
在艾瑞澤系列中,James Hope表達的是老子《道德經》中“上善若水”的“水”元素,這一元素是貫穿艾瑞澤3、艾瑞澤7和艾瑞澤5設計的核心,輕盈優雅的氣質在整個車系中得到全面的展現。
▶| 史蒂夫·艾姆時代
2017年,韓裔美籍的史蒂夫·艾姆接過了詹姆斯·霍普的大旗,成為新一任設計總監,詹姆斯·霍普則主要負責奇瑞歐洲中心的組建。
2000-2012年,史蒂夫·艾姆在美國南加州通用汽車先進設計工作室擔任助理首席設計師,后來擔任上汽通用五菱汽車(SGMW)的設計總監。相比詹姆斯·霍普,史蒂夫艾姆名氣并不大,缺乏經典作品。人們對于史蒂夫·艾姆時代的疑惑油然自生,究竟是五菱style,還是保留原有的味道?在不久的將來,奇瑞上市的新車將給予我們答案。
當眼看越來越多的國外大咖設計師活躍在中國汽車設計領域,不少人拋出“崇洋媚外”的觀點。不過,我們需要深刻認識到國內設計體系尚未成熟,國外大牌設計師能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帶來一股清流與成熟的設計思維,這也是改變自主品牌顏值最立竿見影的捷徑。在這個過程中虛心學習,同時培育本土設計師才是重中之重。
慶幸,國內已經出現了一批亮眼的星級本土設計師,以上汽設計總監邵景峰、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等代表的中國籍設計師正不遺余力地推動汽車自主設計的發展。如果問中國汽車設計的未來是怎樣的?我想本土設計師在中國一定有屬于自己的話語權和主導權,而在此之前,國外大咖設計師將會是我們最好的啟蒙導師。(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