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天行駛應該使用什么燈光
霧天行駛時,應開啟前后霧燈、危險報警閃光燈以及近光燈、示廓燈和后位燈,若霧氣極大還可打開雙閃,且不能開遠光燈。霧燈因波長較長,能減少衍射,讓更多有效光線穿過濃霧,為車輛在霧中補充照明,還能讓周圍人發現車輛;雙閃和示廓燈等則增強車輛的辨識度。合理使用這些燈光,能有效提升霧天行車安全性。
前后霧燈在霧天行駛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前霧燈過去普遍采用黃色光源,如今多為白色光源,這樣既兼顧了美觀又考慮到實際功率;而后霧燈為避免與倒車燈混淆,采用醒目的紅色光源。它們的光線是發散的,幾乎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能更有效地穿透霧氣,無論是照亮前方道路,還是讓后方車輛提前察覺,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前霧燈標志的燈光線條向下,后霧燈的線條是平行的,一般都位于車內儀表控制臺上,方便駕駛者操作開啟。
危險報警閃光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閃燈,在霧天能進一步提高車輛的醒目程度。當霧氣極為濃重時,打開雙閃可以讓車輛在復雜的環境中更容易被其他車輛和行人注意到,是一種額外的安全警示手段。但需要明確的是,雙閃燈在雨霧天氣實際效果無法與霧燈相比,不能因為有了雙閃就忽視霧燈的使用。
近光燈在霧天同樣不可或缺。遠光燈開啟后會使前方變成白茫茫的一片,讓視線變得更加模糊,所以霧天不能開啟遠光燈。而近光燈的光線相對柔和且照射范圍合適,能在一定程度上照亮車輛前方的道路,幫助駕駛者看清近處的路況,同時不會因光線反射而影響自身視線。
示廓燈和后位燈能清晰地勾勒出車輛的輪廓,讓其他道路使用者在遠距離就能判斷出車輛的大小和位置。特別是在多車行駛的情況下,這些燈光能讓前后車輛更好地掌握彼此的間距和行駛狀態,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不同的能見度條件下,燈光的使用也有具體要求。當能見度小于200米時,需要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后位燈;當能見度小于100米時,除了上述燈光,還得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而當能見度小于50米時,同樣要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并且要嚴格控制車速。
總之,霧天行車,正確使用燈光是保障安全的關鍵。每一種燈光都有其獨特的作用,相互配合才能為駕駛者在朦朧的霧氣中開辟出一條相對安全的行車之路,讓我們在面對惡劣天氣時,多一份安全保障,少一些潛在風險。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極氪9X/仰望U8L領銜 上海車展值得關注SUV
- 2奇瑞墨甲機器人完成首批220臺全球交付 已具備多項服務能力
- 3秦L EV推萬元限時置換補貼 全系標配高階智駕與后驅系統
- 4上市16天 零跑B10整車量產下線超10000臺
- 5賽力斯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 2024年營收同比大增305.5%
- 6新里程碑!小鵬P7+第50000臺車下線 上海車展旗艦推出5C超充車型
- 7車展觀察|合資2.0進擊的上海車展,全球汽車工業的“中國范式”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奇瑞墨甲機器人完成首批220臺全球交付 已具備多項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