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如何判斷左右的安全距離
開車時可通過多種方法判斷左右安全距離。比如借助方向盤、雨刮器結點、外后視鏡等進行判斷。自然駕駛姿態下,手握方向為10點和15點方向,拇指向前,其位置對應左前輪中心;視線通過左雨刮器突起結點與地面物體重合時,左輪會在此處壓過;通過外后視鏡觀察車輛與分道線距離,從而調整位置。多掌握這些方法并勤加練習,就能更準確判斷安全距離。
除了上述方法外,我們還能借助車頭蓋的一些標志性位置來判斷。當車頭蓋上右邊的噴水孔與馬路邊緣重合時,此時車身離馬路邊大概有一米左右的距離。這樣在靠邊行駛或者需要靠近路邊停車時,就能較好地把握與路邊的距離,避免因靠得太近刮擦到車身 。
視線與雨刮器的不同位置結合,也能判斷左右輪的行進路線。當視線通過右雨刮器和目標相交時,輪胎會從該目標上壓過。這對于右側路況的判斷很有幫助,能讓我們提前知曉右輪是否會壓到不該壓的東西,比如路邊的障礙物、實線等。
通過觀察外后視鏡,也可以精準判斷車距。當右側后視鏡顯示車門上的防撞條或門的三分之一處時,車輛與旁邊的物體之間距離大約為1米。這在會車或者在狹窄道路行駛時,能輔助我們了解右側的安全距離情況,讓駕駛更加安心。
當玻璃棉板和A柱的交角中線重合時,車身離中線為60公分。在一些道路中間有隔離帶或者需要與對向車輛保持安全橫向距離時,這個方法能幫助我們較好地控制車身與道路中線的距離,保障行駛安全。
不同車型由于車身尺寸、設計等差異,實際的安全距離判斷會有所不同;同時,駕駛員的坐姿不同,觀察的角度也會不同,從而影響對安全距離的判斷。所以建議大家在人少車少的路段,親自嘗試將左右車輪壓在車道線上,根據自己所習慣的參照物,調整并記住相應位置,這樣在實際駕駛中就能更準確地運用這些方法。
總之,開車時判斷左右安全距離的方法多樣。無論是借助車內的方向盤、雨刮器、玻璃棉板等,還是車外的后視鏡等,都能給我們提供參考。在日常駕駛中,多去實踐和運用這些方法,形成自己的判斷習慣,就能在復雜的路況中更精準地把握車輛的位置,確保安全出行。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東風日產N7售11.99萬起 配置拉滿/CLTC純電續航635km
- 2限時權益價28.99萬元起 領克900上市 空間玩法多/配三套動力
- 3煥新一口價13.98萬起 現代庫斯途推出最新優惠政策
- 4售22.98萬 配橫置推桿減振器 硬核小跑車羿馳01上市
- 5長安凱程V919開啟預售 11.99萬元起 業界最智能的商用面包車?
- 6預售8.99萬起 東風納米06開啟預售 小型純電SUV/續航最高471km
- 2限時權益價28.99萬元起 領克900上市 空間玩法多/配三套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