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智行的獨角獸新路----產品、供應鏈與組織變革
京西智行的目標是使曾經高高在上的頂尖懸架科技實現科技平權,走進千企萬車、千家萬戶,最終普惠全球。
當全球汽車產業在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中加速洗牌,一家布局全球的中國企業正悄然影響行業生態,并且持續吸引著資本的關注。
6月發布的《2025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京西智行以130億元估值再度上榜,成為智能汽車底盤供應鏈唯一獨角獸企業,在歐美傳統巨頭盤踞的底盤賽道樹立了來自中國的標桿。
超百億元新訂單、5億元B+輪融資、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系統的中國首次量產,以及iDBC1線控制動系統(1-Box)成功出口歐洲,共同構成了京西智行連續兩年入選胡潤獨角獸的硬核成績單。
截至目前,京西智行已經為全球50余家汽車品牌提供數十款產品,全球年銷售額約為80億元,并不像是一家小企業。然而近年來不斷放緩的全球市場增長,讓京西智行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在中國市場的戰略。
過去的幾個月里,京西智行以產品管理升級、組織架構調整、供應鏈策略革新三大維度展開戰略轉型。去年的京西智行財務虧損。今年的京西智行最終目標只有一個——扭轉經營虧損,重回盈利軌道。
大單品戰略,強化產品優勢
京西智行以往的理念更重視實現較高的利潤率。然而在中國這個增長最快的汽車市場上,部分車企去年給京西智行帶來的銷售額很低,不少客戶帶來的年銷售額只有兩三千萬元。較低的合作金額讓雙方難以彼此相互重視,也難以實現戰略協同。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它新興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僅靠屈指可數的產品參與到國產新能源車企的生態中,以攻城略地之勢蠶食包括京西智行在內的跨國供應商的市場領地。
為此,京西智行致力于打造極致性能和成本的大單品。公司組建了產品規劃委員會,削減戰略關聯度低、盈利前景模糊的產品;明確聚焦確定性更強、兌現能力更高的產品賽道——MagneRide®磁流變主動懸架系統、電子機械制動系統(EMB)。
京西智行全球獨家量產磁流變懸架系統以每秒1000次的頻率實時調節
懸架領域的大單品——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系統——產品性能和口碑早已經得到了市場驗證。自2002年在美國誕生以來,蘭博基尼、法拉利、奧迪、凱迪拉克、野馬等超豪華和豪華品牌已應用該懸架系統多年。
京西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系統貢獻了新增訂單中60%以上的金額。中國市場首款應用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系統的國產車型將來自中國領軍新能源品牌。它的技術先進性、產品特性讓京西智行從傳統供應商角色轉變為技術共建者、價值共創方。
相比傳統電磁閥減震器,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懸架能以每秒1000次的頻率實時調節阻尼,根據路況與駕駛需求動態調整減震效果,完美平衡操控性與舒適性。
其阻尼調節范圍數倍于電磁閥減震器,且通過軟件進行科學和數字化的調校,讓懸架系統調校不再是一門玄學。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系統可適配車型平臺不同車型,極大縮短整車研發周期。整車廠不僅能降低研發成本,還能通過OTA遠程升級優化底盤表現,為用戶帶來更智能、靈活的駕控體驗。
雖然通過聚焦大單品的戰略,京西智行在短期內收縮了產品線,但長期研發投入和產品開發仍然是其發展的基石和根本。公司資源仍然會在R-SARC穩定控制系統、EMB和1-Box線控制動系統等戰略產品的研發和產品創新上保持高投入。
制動領域未來的大單品——EMB系統——能夠提供控制器雙冗余、電源雙冗余、傳感器全冗余、執行器輪邊控制的全冗余硬件方案,保證達成汽車安全最高等級,為L3及更高階自動駕駛車輛提供更具成本優勢的方案,直面未來高階自動駕駛。
京西EMB系統以獨特的非線性球盤設計,實現更高執行效率,更快響應速度。
京西前身早在2000年便驗證了電子卡鉗概念,疊加近20年線控制動系統經驗、近40年卡鉗制動系統經驗,并從2024年開始與蒂森克虜伯強強聯合,現已迭代至第三代,遠超目前的故障模式冗余要求。
京西EMB系統以獨特的非線性球盤設計,實現更高執行效率,更快響應速度。車輪鎖止時間顯著縮短至75毫秒至100毫秒。采用極簡架構,無需伺服機構或ESC模塊,減少了空間需求。此外,插拔式電子結構接口為客戶顯著簡化了裝配工藝,提升整車組裝效率。
供應鏈整合優化,系統性重構成本
京西智行的變革也是一臺圍繞產業鏈效率與成本控制的手術。
作為京西大單品之一的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系統已于今年三月在廣東省深汕工廠首次生產,供給客戶的價格已經低于電磁閥懸架。這之中,供應鏈革新帶來的效果首當其沖。
京西智行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系統已于今年3月在中國首次量產
京西智行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系統以每秒1000次調節,全軟件數字調校助力車企普及高端主動懸架
在成本控制方面,京西智行已經擁有顯著優勢。其原材料占比只有52%左右,遠低于汽車行業一般報表的70%至80%。現在又通過國產化策略,進一步降低了核心零部件的成本。
京西智行先是打破全球統一采購,中國供應鏈負責中國國產產品,解決冗余組織和繁瑣流程的問題。這樣,中國區域局部的供應鏈突破,帶動決策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另一方面,公司積極推進國產化進程,與多家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為了給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懸架的國產化打好基礎,最大限度地實現環節壓縮和降本增效,以廠中廠模式引入關鍵零部件供應商。
創新的廠中廠模式整合了多方資源入駐張家口生產基地,二級供應商零件供應實現一步到位,不僅建設起了產業鏈技術共享的戰略生態,更提升生產效能和保障了交付能力。
作為二級供應商的山東泰展公司設于京西智行張家口工廠內的廠中廠生產磁線圈成本相比其在山東生產將減少超過60%。山東泰展公司磁線圈廠中廠近期已進入調試階段,將在兩個月后進入全量生產。
今年3月,京西智行還與南陽膠聯、江蘇立萬以及博海新材3家上游供應商合作,也將實現從二級供應商生產線直接輸送到京西智行裝配車間的高效流轉,合格品直達裝配線,最大限度地降低配套生產成本。
革新后的京西智行中國供應鏈已經得到了財務和市場等多個層面的驗證,成功確立了區域的新模式。這種成功的供應鏈新模式還將在不遠的未來輸出到歐洲和北美區域,實現同樣的決策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最終再次實現全球供應鏈的統一。
組織變革重塑,向“鐵三角”躍遷
若想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技術和優異的成本控制能力,還需擁有敏捷高效的組織響應力。
這樣的案例其實并不少見,華為便是其中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企業。華為作為一家優秀的公司,整個組織做了大量的研究,系統化的通過第一性原理做產品研究和規劃的機制,目標是做出性能最領先、成本最低的產品。更扁平、靈活的“鐵三角”作戰單元就是源自華為的戰術設計。
京西智行引入“鐵三角”作戰單元,組建起來“銷售+研發+交付”三位一體交叉團隊,打破內部壁壘,提高協同效率;推動屬地化管理機制,在海外團隊中引入本地管理者,促進中西融合,提升運營彈性與響應速度。
京西智行全球重構了組織邊界——每個“鐵三角”小組具備決策權,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部門壁壘與地域隔閡。傳統若干層級的審批鏈條壓縮至三人小組決策,實現“聽見炮火的人指揮戰斗”。
在本地市場,京西智行通過客戶共創、組織扁平化與項目節奏適配,形成差異化的落地執行力;在全球層面,堅持統一的價值導向,在質量、性能、安全等硬性指標上保持一致標準。
京西智行前瞻布局歐美,全球體系完善
京西智行同步推進管理層本土化改革,在全球裁減400余員工以管理層和高級研發人員為主。管理層從平均55歲的外籍高管逐步過渡至更年輕、熟悉市場的本土人才;通過提拔懂產品和關注產品創新的人才,顯著加快了與客戶合作項目的落地節奏。
這場系統性變革,不僅提升了組織效率,也釋放了員工活力。之前整個公司的工作節奏較慢,目前已大規模扭轉這種狀態。日常工作節奏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所有人的目標都對著客戶和產品。
在新的機制下,技術、管理、銷售等多線條人才都迎來更通暢的成長通道與更強的參與感,整個組織的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為公司向技術驅動型企業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結語
過去,智能汽車底盤線控制動、線控懸架關鍵技術長期被歐美企業壟斷。自2009年京西收購德爾福懸架與制動全球業務,中國底盤產業才徹底打破外資卡脖子技術壁壘。
在傳承和消化吸收德爾福技術的基礎上,京西智行已建設了中國引領全球研發、生產、銷售的完善體系,其全球研發創新中心也將落地廣東深圳。
如今的京西智行,既保有“舊世界”的工程積淀,又主動適配“新體系”的節奏邏輯。從核心技術攻堅到組織機制重構,從全球資源統籌到本土快速執行,已經完成一場體系級的進化。
作為高端智能底盤領域實現“國產替代”的少數企業之一,京西智行的目標是使曾經高高在上的頂尖懸架科技實現科技平權,走進千企萬車、千家萬戶,最終普惠全球。
這家植根中國、布局全球的智能底盤科技獨角獸正以系統技術策劃能力、本土響應能力和全球制造能力為錨,登上中國智能汽車產業躍升的主舞臺,成為支撐下一個黃金十年的關鍵支點。
(來源:36氪)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每日車聞:一汽奧迪A5L預售25.68萬起/兩款新車7月24日上市
- 2享界S9T/尚界H5等 最新一期新車申報信息匯總
- 3一汽奧迪A5L開啟預售 先享禮遇價25.68萬元起
- 4預計售價16-20萬元 海獅06DM-i/EV將7月24日上市
- 52026款吉利銀河E5新增兩款配色 續航超610km
- 62026款五菱星馳上市 限時一口價3.78萬元起!
- 2享界S9T/尚界H5等 最新一期新車申報信息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