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汽車人因工作組會議暨標準研討會在深圳成功召開
4月17日,2025年汽車人因工作組會議暨標準研討會在深圳成功召開。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人因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善廣出席會議并作主旨報告,來自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及其多個下屬分會、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等機構代表,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學者,以及一汽研發總院、東風集團、廣汽集團、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奇瑞汽車、北汽新能源、長城汽車等車企技術負責人參加會議。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信科”)總經理助理王亞飛出席會議。
會議現場
陳善廣指出,作為典型的人機耦合系統,汽車與駕駛者、道路環境共同構成了一個復雜系統。該系統既存在顯著的不確定性,又蘊藏著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因此,亟需系統研究汽車功能與駕駛行為的交互關系,重點關注智能化技術催生的新型人機協同模式及其安全挑戰,推動學界、業界和監管部門協同治理。
陳善廣作主旨報告
會上,中汽信科聯合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和汽車人因與工效學分會,成立汽車人因與工效學研究工作組,聚焦規范引領,搭建人因數據庫,并為首批專家頒發了聘書。
頒發專家聘書
會議同期發布汽車人因與工效學專業委員會工作規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
針對當前汽車用戶體驗研究現狀,建立汽車人因實驗客觀量化指標體系,促進汽車行業人因工效學的產、學、研深度融合。
2
圍繞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重點領域,開展客觀量化評價方法研究,形成汽車行業基準規范。
3
構建汽車人因評價數據庫,從基礎條件、數據庫架構到企業業務應用等層面形成規范,為提升汽車產品體驗競爭力提供支撐。
發布工作規劃
在標準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圍繞智能駕駛人因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展開深入研討,并達成共識:一是要清晰界定術語定義、測試項目設計、工況構建、設備選型及評價指標等關鍵要素;二是要明確標準制定的優先級排序與實施路徑規劃,推動相關標準體系落地。
標準研討環節
未來,中汽信科將聯合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汽車人因與工效學委員會,持續深耕汽車人因領域,深刻領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要求,深入開展關于智能座艙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人因安全研究,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加快推進汽車人因數據庫的體系化建設,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在智能化賽道構建人本化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特能裝的“顯眼包” firefly螢火蟲上市 售11.98萬元起
- 2真正越級體驗/17.28萬元起售 2025款星紀元ET增程版正式上市
- 32025款五菱繽果正式上市 官方指導價5.68萬元起
- 4阿維塔06售20.99萬起 搭華為鴻蒙座艙及乾崑智駕
- 5智駕技術狂飆突進 監管部門緣何踩下剎車?
- 6車標使用3克24K黃金打造 售價89.90萬元起 極氪009光輝典藏版上市
- 2真正越級體驗/17.28萬元起售 2025款星紀元ET增程版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