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車流程的時間一般需要多久?

審車流程的時間一般不是固定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通常來說,大概需要 1 到 5 個小時左右。

對于小型和微型的非營運客車,新車 6 年內每 2 年檢一次,超過 6 年每年檢一次,15 年以上每年兩次;營運客車前 5 年每年檢一次,5 年后每 6 個月檢一次;貨車和大中型非營運客車 10 年內每年檢一次,超過 10 年每 6 個月檢一次。

審車流程如下:首先是尾氣檢測,排隊交檢測費,工作人員初檢,填寫檢測表,檢測員開車上線檢測,合格后交錢領標,不合格要調試重新上線再交檢測費。接著查違章,領取并填寫登記表,工作人員查詢有無違章,沒問題蓋章,有違章盡快處理。然后交押金,領取并填寫外觀檢驗單。之后進行外觀檢驗,核對手續和保險,檢查車輛外觀細節。再上線檢測,包括剎車、大燈、底盤等,不合格可在檢測場調整。完成后總檢審核,簽字蓋章。最后交費領標。

要減少審車時間,可以這樣做:提前在網上搜索靠譜的檢測中心,比如在支付寶搜索淘車教官小程序;向檢測中心了解流程、收費、時長等,預約具體時間;準備好車輛行駛證、車主身份證復印件、保險單、檢驗標志登記表等相關手續。總之,提前做好準備,能讓審車更高效快捷。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近日,比亞迪開啟了一場智能駕駛領域的革新——史上最大規模的天神之眼OTA升級,覆蓋超100萬臺搭載該智駕系統的車型。這一年中OTA,在行車、泊車、安全輔助等多方面帶來諸多亮點。 在行車輔助功能上,“通行效率優先模式”表現亮眼。系統能根據實
新能源汽車智駕系統主要依靠多傳感器融合實現精準定位。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能提供基礎定位,但有誤差,可通過差分等技術提升精度;慣性測量單元(IMU)能短時間估計姿態與位移,不過存在累積誤差,需與 GNSS 融合校正;激光雷達(LiDA
不同年份的 508L 二手車價格有所差異,大致在 6 萬到 12 萬左右。具體而言,像 2023 年行駛 2 萬公里的 2022 款 508L 400THP PureTech 駕控版,價格在 11.9 萬;2021 年行駛 3.3 萬公里的
福州二手車檢測機構能檢測出事故、水泡火燒、調表、電器設備等常見問題。在事故檢測中,可查看車身關鍵部位是否變形、切割、焊接,通過漆面厚度推斷碰撞情況;水泡火燒檢測聚焦發動機艙、駕駛艙等是否有泥沙、發霉等跡象;調表檢測從輪胎、剎車片磨損程度判斷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