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的學名是北京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Auto China),從1990年第一屆車展舉辦以來,到2002年共舉辦了七屆。北京車展遵從國際慣例,每兩年一屆,今年是第八屆。北京車展所走過的14年,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北京車展首開先河 國外車商不再唱“獨角戲” 北京車展得以舉辦并發展從根本上是經濟開放后市場發展的產物。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汽車產業開始反思所走過的彎路,并通過一系列行動進行彌補。引進汽車整車產品、創辦合資企業由此開始,整個產業重心轉移到轎車生產上來,中國汽車工業逐步復蘇。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現了以開拓中國市場、推銷國外產品為主的汽車展覽,但這些展覽都由國外廠商和產品唱“獨角戲”,根本看不到國內汽車企業的影子。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國內汽車產業面貌發生改變,這種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其標志是:1990年6月3日至8日由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創辦的“90北京國際汽車與工藝裝備展覽會”,后更名為北京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北京車展不再是清一色由國外廠家、產品主導,汽車展覽會的內涵自此發生變化。 滾雪球式發展 車展巨額收益逐年遞增 北京車展用“滾雪球”的發展速度說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展會經濟。 從1990年開始,北京車展就以不同尋常的速度在發展。僅從數量上看,從首屆到第七屆:展出車輛由240輛增加到550輛,參展客商由400家增加到1200家,展出面積由20000平方米增加到80000平方米,觀眾流量由100000人次增加到410000人次,與會媒體記者由50多位增加到1600多位。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