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我的革命圣地之旅
在楊家嶺上,著名的七大會議舊址——莊嚴肅穆的中央大禮堂前,我仔細觀看,認真聆聽,瀏覽那寫滿氣壯山河詞句的錦旗,領略革命志士的豪情;瞻仰領袖們的畫像,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重溫60年前那一偉大而光榮的時刻。在楊家嶺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址,隨著參觀的人流看到了一張珍貴的《東方紅》的原始歌譜,人群中有人不禁輕聲哼唱 “東方紅,太陽升……”
“革命的道路千萬里,天南海北想著你。”
駐足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和生活過的窯洞前,我凝神端詳革命先輩工作過的實物——一張方桌、一盞油燈、一部電話、幾把舊椅子,雪白的墻壁上整齊地掛著表現他們革命經歷的舊照片……像放電影一般,眼前頓時浮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岸身影。
想起毛主席
正是在這簡陋的窯洞里,毛澤東寫下了《論持久戰》、《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一系列光輝著作;也正是在這簡陋的窯洞里,周恩來秉燭求索,運籌帷幄著中國初期的外交風云……看著當時簡陋樸素的舊址,心下不禁深為中國共產黨人能在艱苦的條件下矢志不渝,拯中國于水火,救民族于危難,進而建立新中國的宏基偉業而感動,也深深激發了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的無比信心和責任。
“十年來革命大發展,說不盡這三千六百天。”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黨中央在陜北13年革命實踐”主題陳列——包括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紅軍長征到達陜北、為建立抗日根據地而斗爭、八載干戈仗延安、新中國雛形的陜甘寧邊區、窯洞大學育英才、自力更生奏凱歌、延安整風鑄黨魂、為和平民主而斗爭、轉戰陜北奪取勝利十個部分,鳳凰山麓、楊家嶺、棗園、王家坪、南泥灣……通過展現的700余幅照片、近千件實物及雕塑、油畫、圖表、場景復原等形象,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撫今追昔,追憶延安以及陜北的革命歷程,重溫黨中央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艱苦歲月。
一件件簡樸甚至簡陋的珍貴歷史實物,仿佛無聲的歷史,向人們講述著它們曾經歷過的崢嶸歲月,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60多年前那個充滿昂揚斗志和革命激情的火熱年代。
“社會主義路上大踏步走,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
小鎮風景
寶塔山下、延水河畔,沿著歷史的足跡,感慨今日延安的巨大變化,展望祖國建設的美好遠景,讓人頓覺情緒飽滿、精神振奮。歸途的車上,同行的朋友難捺激動興奮的心情,高聲唱起延安的民歌,“一道道的那個山來呦一道道水,咱們中央紅軍到陜北……”
即將駛出延安地區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上我們稍作休整,這時候突然看到不遠處的一座門樓,青磚紅瓦,古香古色,在高大的城墻上醒目的寫著十個鮮紅大字: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突然間,我心中深感震撼,我開始深信眼前這一排字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注:小標題全部引自賀敬之的詩《回延安》。)
歡迎發表評論和您的出游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