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水滑洗凝脂——華清池
近年來考古發掘,在唐華清宮保護范圍內發現了唐梨園遺址,清理出“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貴妃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及大量建筑材料。同時在唐、漢文化層下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夾砂泥質陶片,為研究華清池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現在已經建成的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
華清池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氏族社會,這里就有原始先民活動的足跡,他們是驪山溫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華清池所在地修建“驪宮”。“千古一帝” 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名曰“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進行修葺;北周武帝時造“皇堂石井”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飾,為美化環境而“列松柏數千株”,以點綴溫湯風景。
據記載,從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貴妃和親信大臣來華清宮“避寒”, 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師長安。其間處理朝政、商議國事、接見外使都在這時進行,華清宮逐漸成為當時的政治中心。“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玄宗棄京師急攜貴妃姊妹西逃,至此華清宮由盛而衰。五代殘唐以后,隨著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 華清池失去了它的特殊地位。
五間廳——西安事變發生地
門票:40元
位置:位于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側,東距西安30公里。
面積:占地面積85560平方米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2頁)
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