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我有GPS 引領自駕之道 ·自駕游帶寵物出行 ·另類裝備之熱力能量 |
![]() |
||||
|
![]() |
||
·[召集] 3月18-19番禺蓮花山 ·[召集] 3月18-19日懷集自駕 ·[召集] 3月11華北站紅螺寺春 ·春光乍現•自駕尋春溫 ·貼幾張內蒙達里諾爾的照片 ·七月暑期廣州至四川,云南自 ·車友會2月18日河源兩日自駕 ·12月24.25日“愛心之旅”韶 ·粵北五天自駕行 |
您現在的位置:自駕游 / 天下美景搜 / 華南·港澳臺 / 廣東 / 悠游廣東 / 廣東史跡 |
南澳島:見證英雄鄭成功 |
[06-1-17 12:47] 太平洋汽車網 責任編輯:chenxiaoxue |
【城隍廟·國姓井】 廟曾見證砍竹占卜 井為駐軍取水而筑 距離總兵府不遠處有一座城隍廟,傳聞鄭成功東征臺灣之前曾在這里砍竹占卜吉兇。隨行的當地文化局人士告訴我們,因地震、戰亂等關系,這座初建于明朝的城隍廟如今僅存基石和一些梁柱,其余均為后來復建。廟分前后兩進,后進依照舊式模樣供奉著城隍神像以及牌位。鄭成功當年占卜的細節也許無從考究,但他僅憑“兩島屯師”就“敢向東南爭半壁”;他一生中多次遭人發炮架銃偷襲暗算,卻都安然無事。 南澳島上另一處與鄭成功密切相關的當屬位于南澎列島的中澎島上的“國姓井”。中澎島西距南澳主島22公里,西北離海約140米!皣站被飞写,是鄭成功收兵南澳期間,在中澎島上駐軍時為取水飲用而挖筑。井為貝灰土石結構,圍約8米,深近2米。鄭成功因擁戴有功,曾被隆武帝賜予“國姓”朱,因此與“國姓爺”鄭成功有關的事物,也被冠以“國姓”,在閩、粵、臺灣等地,國姓埔、國姓廟、國姓鄉、國姓路都很常見。 據了解,鄭成功部隊的古戰船是1995年11月11日汕頭當地在進行深水港碼頭施工中意外發現的。當時船員們冒著生命危險,在深水里打撈出一批文物,內有“藩前忠振伯前鎮前協關防”銅印,內煮式有嘴銅壺,鑄有“國姓府”字樣的銅銃,鑄有“廣東布政司”字樣的鐵炮,以及古瓷殘片和一批古銅錢等。1997年4月,經汕頭市文物管理部門會同國家及省水下考古部門有關專家水下勘查和現場鑒定,該沉船系明末清初鄭成功屬下軍隊之兵船,船長在50米左右,寬在10米—12米之間,深約3.5米。沉船木質較堅硬,沉沒至今300多年而不腐。雖然限于資金財力和后續能否有效保護等原因,戰船目前還沉沒在當地附近水底中,然而船體之大之堅,制作工藝之先進,令人想見當年鄭成功海軍部隊踏浪水上、往馳臺灣海峽的雄姿,足可媲美好萊塢大片《怒海爭鋒》中蕩氣回腸的海戰場面。 據悉,這是目前除廈門、泉州等城市外從海底下找尋到的鄭成功部隊又一艘大型古戰船,是鄭成功在粵東一帶陸海疆域軍事活動的一個重大發現。船上文物與南澳鄭成功的招兵樹、國姓井等遺跡互為映襯,有力佐證了當年鄭成功在準備收復臺灣的過程中,粵東已成為其“籌餉興軍根據地”、“收復臺灣前哨站”。 1980年至1994年,南澳縣文物部門先后4次發現清道光至同治年間戍臺澎故兵墓180余座,因年久失修和土地開發,故兵墓的安全每況愈下。出于保護的目的,1994年文博部門將分散頹殘之故兵墓遷徙集結,并于鄰近擇地,按原碑并原骨缸依次排成“忠魂”字樣,字體筆劃中鑲嵌著一塊塊刻有亡故者姓名的碑石,其下安葬著199位戍臺澎犧牲的清代官兵。墓后筑臺建亭,墓前樹碑撰記,造塑像,修路徑。據悉,現今整個墓園占地5000多平方米,為全國沿海已知規模最大的緬懷古代駐守臺灣將士的陵園,也是兩岸關系源遠流長的直接證據。 |
[上一頁] [1][2][3]
下一篇:新會:緬懷任公 |
熱點車型頻道 | |||||||||||||||||||||||||||||||||||||||||||
|
|||||||||||||||||||||||||||||||||||||||||||
相關文章 | |
全能信箱 | 發給好友 | 每周TOP文章排行榜 | 加入收藏 | 返回頂部 |
讀圖時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