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南華寺祁福拜新年
南華寺始建于南北朝明的梁天監元年(公元502年)。據史料記載,是年印度高僧智樂三藏自廣州北上,途經曹溪,“掬水飲之,香味異常”,“四顧群山,峰戀奇秀”,“宛如西天寶林山地”遂建議在此建寺。天監三年,寺廟建成,梁武帝賜“寶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為“中興寺”、“法泉寺”、至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賜“南華禪寺”,寺名乃沿襲至今。
鐘樓
絢麗佛塔
南華寺目前所見格局,重修于民國23年(1934年),由時任廣東西北區綏靖公署主任李漢魂資助,著名高僧虛業和尚主持,歷時十年,表建成殿堂房舍243楹,新塑圣象690尊,使南華寺成為廣東省首屈一指的佛教圣地。現全寺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殿宇建筑保留了中國古代建筑的風格,呈中軸線兩邊對稱布局。從正門進入,次是曹溪門、放生池、寶林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靈照塔、六祖殿、方丈室。在大雄寶殿里,三尊貼金大佛高達8.31米,四壁羅漢彩塑多達500多個,皆為藝術珍品。在六祖 殿里,供奉著六祖慧能大師以及憨山大師和丹田祖師的真身。左右兩邊墻壁,還新鑲嵌了二十九塊石刻,上面按禪宗典籍的記述分別刻著南岳懷讓、百丈懷海、溈冊靈佑、仰山慧寂、臨濟義玄、去門文偃等二十九位慧能的繼席賢僧畫像。寺后右面有一眼舊錫泉(俗稱九龍泉),泉水終年流涌不絕,清澈冰涼,傳說當年六祖慧能常在此浣洗架裟,蘇軾曾為之作《卓錫泉銘》。泉的前面有九侏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水松,其呈棵高達40多米,據專家考證,這是全世界最高的水松,樹齡超過500年。南華寺現存六祖真身、唐元明代圣旨、御制金絲千佛袈裟、清代《大藏金》、鐵鑄觀音等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三百多件。
古往今來,南華寺因慧能在中國佛教史和哲學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著許許多多的人們。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寫給友人的一首詩中曾表達了如此深摯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凈同盾古佛衣,不向南華結香火,此身何處是真依?"南宋民族英雄,曾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絕唱的文天祥,也寫下了《望南華》這樣真摯動人的詩篇:“北行近千里,迷復忘西東。行行至南華,匆匆如夢 中。佛化知幾塵,患乃與我同。有形終歸滅,不滅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門前坐松風。”到了近現代,許多著名的社會人士,也都紛紛慕名前來觀光游覽。 1924年,孫中山在韶關發動第二次北伐時,政務,軍事極為繁忙之際,仍偕譚延、劉成禹、許世英等來過,并向寺廟捐贈了銀元囑咐要愛護寺廟里的一草一木,保護好文物,讓后人瞻仰。
住宿:南華禪寺客堂。多接待佛教徒,但一般三兩旅游者的住宿和齋飯“隨緣”。房間條件一般,多為8人的大房間,最到可容納100多人。不過住宿寺內可享受寺廟生活的清幽。
客堂電話:(0751)6501014
交通:韶華酒店(沿火車站前解放路前行大約15分鐘可至)前有國營中巴開往南華寺,15分鐘一班,票價4元,車程30分鐘。
提示
1、觀看日出要選天晴去,但雨天時山峰云遮霧罩,且多溪水潭瀑,也別具風情。
2、丹霞山在春季時(3、4月份)會有瘴氣,最好能避開這段時間旅游。
3、韶關山區天氣變化較大,霧氣濃,濕度大,氣溫比廣州低2-3℃,擋風防水透氣的衣褲不可缺少。山上晝夜溫差大,保溫排汗內衣和氈毛絨外套是不錯的選擇。
4、在山下買紀念品較便宜,可講至50%-70%。
5、盡量不攜帶金屬、塑料等不易降解包裝的食品進入山區,以免環境污染。
6、穿越叢林最好穿長衣長褲,行進當中別忘了打草驚蛇,遇到蛇時不要驚慌,蛇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