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出發 川北甘南自駕游路書
[第五天] 從蘭州驅車前往夏河,途經臨夏
這一天的行程是一路往南,從地圖上看,可以看出是沿著黃河邊上往西南方向走。
臨夏是路上經過的一個城市,也是漢、回、藏三大民族混合而居的地方,民風十分純樸。沿途,經常可見回族的村莊和清真寺,我們在地理課本中認識過的劉家峽水庫也是位于此處。
下午的時候,一行人到達夏河縣。夏河的名氣可能不見得很大,但這里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寺廟,卻是我們都曾了解過的,就是拉卜楞寺。
夏河是蔡蔚很喜歡的一個地方,這個高原之上的小縣城,街道卻相當整齊劃一,整個城市里游人很多,但也很有秩序。所以當天下午一進縣城,他們不管找沒找到住處,先到拉卜楞寺逛一下。一看才發現,拉卜楞寺之大完全出乎想象,縣城里幾乎有一半的地方屬于拉卜楞寺。寺廟里大而寬敞,改變了自己原來對藏傳佛寺的看法。
點評:進入夏河,海拔越來越高,夏河的海拔在三千米左右,因此氣溫也隨之降低。在這個季節里,夏河晝夜溫差很大,早晚時分都要穿上羽絨服御寒。拉卜楞寺旁邊有招待所,但床位不多。不過,還有卓瑪旅館等,住宿不成問題。
[第六天] 在拉卜楞寺走轉經路
上午自由活動,下午按原計劃應前往桑科草原游覽,再穿過草原到瑪曲看黃河落日,但后來因時間關系,直接到朗木寺停駐。
上午給全部人閑逛的時間,當然,所有人都到拉卜楞寺去了。蔡蔚一早起床,跟著當地人去走轉經路,就是繞著拉卜楞寺轉經。但是這個寺廟如此之大,以至于她沒走上半圈,就已經累得不行了。
這個宏大的寺院歷經三百年,先后興建經堂六座,大小佛殿八十四座。這些佛殿的分布較為零散,像一座完整的小城鎮,靜靜鋪展在奔騰的夏河和狹長的山谷之間。如果從每個大殿的建筑形式而言,有藏式建筑、有藏漢合壁式建筑。但每一個大殿都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所有經堂和佛殿的內外墻壁上繪有佛教內容的壁畫,有制作精美的柱套和繡像。鎏金的屋頂在陽光下閃著的金色光芒,折射出非凡的歷史感和恢宏的氣勢。沿著夏河邊緩緩地步行,轉經長廊中虔誠的藏族人民從身旁匆匆閃過,他們在祈禱著今生和來世的幸福。
其實,整個拉卜楞寺是一個開放式的寺院。如果不進入各個大殿里參觀,也可以不買門票。這里不僅是寺院,還是一個佛學院。走過一些大殿時,可以聽到里面傳來的鼓樂聲,那可能是院里的人在學歌舞。蔡蔚說,如果不用趕時間,在夏河住上兩晚,早上去看看僧侶做早課,也是很有意思的。
吃過午餐后,一行人繼續往夏河南部的桑科草原行去。草原已成為一個風景點,風光自然不會差。在這個季節里,原以為草原上的草已經枯黃了,但進入草原深處才發現秋天的草原比夏天更有一番趣味。草原上色彩更加豐富,正在變黃的草地,顏色深淺不一,紅黃綠分散著。遠遠望去,像是水彩畫上的渲染手法,淡淡地化開了。偶爾在某一處地方,還有小小的野花,層次更加豐富。在草原上還分布著一些湖泊、溪流,飛鳥在湖面上飛翔,是靜謚的草原上最有靈性的生物。
因為駕駛著越野車,一班人興奮地選擇了一條深入草原的小路,從小路上走,距離近,風光更美,讓人不由自主地想撒野,當然,這樣的小路也同樣考驗車的性能。一看到哪里有小溪流過,個個興奮地沖過小溪,展示著自駕旅游者所享有的激情。
當天的計劃本來是去瑪曲,這里有黃河第一彎,黃河流出青藏高原后,在這里又轉了個彎,折回向西流,于是有了這個讓人向往的黃河第一彎。按計劃,他們可以到瑪曲去看黃河落日。但是當他們走出桑科草原時,天空下起大雪,路程變得難走。這一路上,還要翻越一個海拔四千米的埡口,于是再看看地圖,決定放棄在西邊的瑪曲,直接前往朗木寺。
朗木寺是一個鎮,位于甘肅與四川交界的地方,小鎮位于兩座山夾住的一條山溝里。白龍河從鎮中間流過,于是自然形成了甘川兩省的分界線。河的這邊是甘肅,河的那邊是四川。兩邊的山上各有一座寺院,甘肅這邊叫朗木寺,規模更大些,而四川那邊是格爾底寺,規模較小。
點評:朗木寺本來是計劃中后一天才去的地方,但因為路程反而較近,所以臨時覺得先到朗木寺,并且在這里住了兩晚。這也是計劃中唯一有改變的地方。但事實上改變后影響也不大,朗木寺與瑪曲相距不遠,如果還想去瑪曲,第二天還可以安排時間去。
朗木寺的住宿并不難找。而且還有一些很不錯的賓館,如朗木寺賓館。雖然到達時已是晚上,但找住宿并沒什么困難,他們入住的是達倉朗木賓館。
歡迎發表評論和您的出游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