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元家轎無疑是買自己第一輛車的消費者所非常關注的車型區域。10萬元區間的車型,無論是動力還是空間還是內飾配置上,都基本上能滿足代步和家庭的需要,因此,一般消費者在看10萬元的車型時,會更關注其性價比,各種因素綜合起來,誰會更合適一些,這樣的文章我們之前也都有過介紹,今天,我們就撇開駕駛樂趣等等因素,專門來看看十萬元車型的舒適性如何,哪些車在乘坐舒適性上比較有特點呢?
●駿捷:空間最大,腿部空間尤其充足
由于駿捷的車身中部完全與中華一樣,它的車廂空間根本就是中華的車廂。中華的車廂特點是高度一般,但縱向長度十分有優勢。
駿捷延續了這個特點,前排的空間中規中矩,但后排空間在這個價格的轎車里絕對是數一數二,腿部的空間尤其充足,加上比較低斜的坐姿,置身后座時感覺與前排有相當遠的距離,好像置身在一部十分高級的大型轎車內一樣。
●福克斯:設有同級少見的后座空調出風口
受到比較傳統的車身造型約束,福克斯的內部空間沒有很出彩的表現,至少和同級的標致307無法相比。前排空間感還是比較理想的,后座則只是一般,腿部伸展位置不算寬裕,由于座椅較高,頭頂到車頂棚的距離也比較緊張。
福克斯的坐姿偏高,以“駕駛者之車”的標準來說,座椅的形狀不夠桶形,缺乏吸引力。但它再次以內功取勝:座椅軟硬度非常合適,表面一層偏軟,但壓下去又有足夠的承托,入座之后感覺非常貼身自然,長時間駕駛也不覺得累。駕駛座6向電調配合方向盤的四向可調,很容易就能調出舒服的坐姿。
福克斯后座椅的設計則有些古怪。座椅離地很高,此舉可以讓乘客雙腿自然下垂,減少對縱向空間的需求,地臺也比較平坦,是值得一贊的設計。不過座椅升高后,凸顯了車廂高度不足的弱點,靠背高度也比較低,一定要將頭枕拉起才能對后腦提供應有的承托,總體上后座的感覺是不夠寬大。后座最大的優點是設有同級少見的空調出風口,表現出對后座乘客的一大關懷。
●凱越:最具商務感覺
凱越的車廂設計很講究空間利用率,在傳統的車身輪廓內做到了很好的空間效果,橫向基調的線條設計進一步增強了空間感。前后座的乘坐感覺很均衡,座椅大小和軟硬適中。
駕駛座可進行6向調節,后座椅平坦、貼身。雖然不少新派的經濟型轎車通過加高車廂的辦法,也做到了寬敞的乘坐空間,但凱越的車廂在寬大的同時仍保持了傳統的轎車氛圍,因此置身其中有比較高級、商務的感覺。
307的前排座椅相當大型,而且設有可收折的手枕,這在三廂轎車里是少有的。這再一次強化了MPV的感覺。放下手枕后,它可以和門壁板上的扶手大致同高,駕駛者雙手的手肘都可以得到承托,能帶來轎車中罕有的放松感。“放松”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在駕駛過程中,打方向、換擋動作都很舒服自如,減輕了駕駛的疲勞程度。
307的后座空間充裕,同樣得益于它的車廂高度。后排座椅的座墊高,座姿平直,乘客視野良好,腿部活動也比較自如。后座三個位置均設有可伸縮的頭枕和三點式安全帶,照顧非常周到。后座椅較硬,承托充分,但造型平直的靠背不夠貼身,坐在上面有點像坐板凳,身體會不由自主地動來動去。
●福美來2代:最為精致周到
福美來2代的前排座椅相當討好。舒適版采用褶皺真皮座椅,座墊寬厚柔軟,靠背包裹性和貼身感都很不錯。駕駛座最討好的是座墊高度可作四向調整可通過兩個旋鈕調節座墊高度和傾斜角度,而一般同價位車就算有高低可調座椅,也只能作兩向調整而已。
福美來的后座空間相當理想,它本來就屬于亞中級車,空間與凱越相比都不遜色,尤其是腿部縱向空間,身高170cm的人駕駛時的后座空間,顯然是相當不錯的。后排座椅的高度和角度都比較舒適,雖然左右兩個頭枕還是一體式,對高個子乘客的頭部提供不到充分的承托,但中間位置卻增設了一個伸縮頭枕,加上地臺中間突起并不高,使得坐在中間的乘客會有不錯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