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榮威方面則稱:“這不是我們這些層面所能決定的,在合并前,這些猜測毫無意義;假使上汽真的與南汽兩大集團合并了,彼此都是一家人,也用不著分得過細。”
在這場戰役中,上汽略顯被動,除了做做“榮威大賣”的官方文章之外,并未找到切實提升榮威品牌影響力的宣傳點。上汽的財力、上海大眾的制造技術、上海通用的營銷能力,并沒有體現在自主品牌榮威之上,消費者的反饋也相當匱乏。而南汽從
MGTF英國下線,到組織媒體參觀生產線,甚至請來發改委領導表態,一整套宣傳攻勢做得相當到位。甚至在兩者合并的問題上,南汽相關人士也大膽表示,合并之后,MGROVER項目的生產將統一放在南京。
事實上,對這兩家因分別購買MGROVER資產,而后又各自推出針鋒相對競爭車型的企業來說,狠抓內部產銷才是關鍵。如今無休止的爭斗和扯皮,只會讓雙方的合作蒙上一層陰影,讓雙方的員工互相猜疑。這也預示著,一旦雙方真正達成“合作”,必然會導致一方與另一方地位相差懸殊,這樣的合作注定將是失敗的。
如今,一個MGROVER在中國變成了兩個自主品牌,上汽和南汽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光大這個已在英國衰敗的品牌,而是如何將買回來的技術與設計,通過自身的技術思想進行整合消化,為我所用。從這個層面來講,競爭反而更能促進雙方進步,合并未必能夠拯救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