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產彩電、手機而著名的家電業巨頭康佳,在剛剛成功開發出發動機電噴控制系統并獲國家檢測認證后,又馬不停蹄地拉開了汽車電噴技術的極限測試大幕。康佳汽車電子總經理常京向記者透露,該公司電噴控制系統目前正式啟動高原環境實驗。由于之前康佳已經完成高寒實驗、實驗室測試和相關性能指標方面的道路測試,所以此次實驗的開始也標志著系統進入上市前的沖刺階段。
作為國內第一項自主開發的電噴控制系統,這次實驗倍受眾多發動機廠家和汽車品牌廠商的關注。常京告訴記者,開發電噴系統是一項“燒錢”的游戲。一個新的電噴控制系統通常需要至少10―16個月的實驗認證周期,如更精細則需要進行24個月的實驗周期,這其中包括道路環境實驗、實驗室排放測試等諸多實驗認證環節,每個實驗環節都要投入大量資金。通常,一套新的電噴系統從開發到通過實驗認證,總費用接近1000萬元。如此高昂的資金投入讓大多數中國企業在電噴系統開發上望而卻步長期以來這一技術主要掌握在博世、德爾福等國外廠家手中,中國的發動機和汽車行業一直缺少一顆真正的中國“心”。
據了解,早在幾年前康佳就開始了對汽車電子項目的研究,2005年康佳正式成立汽車電子部并把汽車電子確定為公司的一項戰略業務,投入巨資從國外引入先進的技術和人才,經過幾年的奮戰,終于突破了資金和技術瓶頸,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電噴控制系統,填補了中國“心”的空缺。目前,康佳是國內唯一一家掌握核心技術的民族品牌電噴控制系統供應商。
點評
盡管進入汽車電子還不等于進入汽車領域,但康佳的舉動讓人們產生許多聯想:人們想到另一個大型家電企業進軍汽車制造業的歷史,人們想到許多家電企業多元化的成敗得失。多元化,對企業發展是永遠的誘惑,也可能是陷阱。雖然,康佳多元化的步子邁得很謹慎,但畢竟是進入了“燒錢”的汽車領域,希望康佳能挾民族品牌的優勢,“搭”上中國汽車這趟“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