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意味著一年里頭最熱的日子開始了。盡管真正的高溫天氣還在后頭,但自7月開始,溫州高速公路上已經連續發生多起汽車自燃事故。據相關部門粗略統計,短短二十多天時間里,平均每三天,就有一起汽車變“火”車的事故發生。
高速路常發自燃事故
7月14日早上7點左右,司機陸某駕駛一輛小型客車,車內載著9名乘客,當車輛行駛到甬臺溫高速溫州方向61公里處時,突然發現車頭冒出陣陣白煙,等他下車打開引擎蓋查看時,一股火苗隨即躥出。陸某趕緊放下引擎蓋,同時喊車里的同事下車,自己則從車里拿出一只和啤酒瓶差不多大小的滅火器滅火,但卻無濟于事,火苗順著風勢迅速蔓延,等到消防和高速交警趕到時,整輛車被燒得幾乎報廢。這僅僅只是近半個月來,在浙江高速公路上發生的多起自燃事故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浙江高速公路共發生自燃事故十余起,平均每三天,就有一輛車在行駛中變成“火”車。
一旦發現車輛突然起火,司機或車上乘客在報警的同時,應該取出隨車配備的滅火器進行施救。“但是我們也在幾起自燃事故中發現,有不少車子沒有配備滅火器。”高速交警林警官這樣告訴記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7月初發生的自燃事故,一輛麗水牌照的小轎車在行駛到金麗溫高速金華服務區附近時突然起火。高速交警稱:“因為車上沒有滅火器,等到交警和消防隊員趕到現場時,車子已經燒成了一個空殼,車上的電腦、衣物等也被燒了個精光。所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雖然車載滅火器的威力對于迅速蔓延的火勢起不了決定作用,但至少可以對油箱和燃燒點降溫,避免發生爆炸,為消防人員趕到事故現場爭取最佳施救時間。
避免長時間高速行駛
據高速公路事故專家分析,絕大多數發生的車輛自燃事故原因,大都是和天氣炎熱、線路老化有關。“尤其是長時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自燃的幾率更大。”專家建議駕駛員,高溫天氣在高速公路上行車,開了一段時間后,最好應該駛入服務區稍做修整,檢查車況后,再繼續上路。
“一般車輛發生自燃都會有初期先兆,比如車身有異響、異味。”高速公路溫州段的高速交警對記者說:“這個時候要當機立斷熄火停車,在時間來得及的情況下開至就近收費站處理,如果來不及,應該立刻靠邊停在路肩或港灣停車帶。”
同樣是車輛起火,也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車頭躥出火苗,在有滅火器的情況下先盡力自救,爭取時間取出車上的貴重物品,讓車上其他人員立即撤離到高速護欄之外,并同時報警;如果火苗是從車屁股開始蔓延,那首先要做的就是盡量遠離起火車輛,因為這個時候油箱隨時都可能會爆炸。
最好配備車載滅火器
公安消防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一般買回來的新車,都是沒有滅火器配備的,所以,車主最好自己買一只滅火器放在車里,以防不時之需。”這位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車載滅火器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其他滅火器一樣,都有保質期,不同型號年限也不同,但一般都是在出廠后三年。一旦超過保質期,即使從沒有開啟使用過,也必須送到具備相應資質的廠家及時更換藥劑。平時駕駛員也可以自己檢查一下,看看滅火器的保險是否完好,氣體壓力表的指針是否在綠區范圍等。
如果要買滅火器,一定要到正規出售消防器材的店里購買。“現在大部分車載滅火器都是用手提儲壓式干粉滅火器,容量最好選擇四公斤以上。”這位工作人員說:“車載滅火器在車輛發生初期火災時還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