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2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市場貿易委員會和《財富時報》等多家單位主辦的“中國汽車營銷與服務峰會2003”在上海舉行,來自國內外的百余名汽車營銷與服務專家出席了會議,并做了精彩的演講與交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劍龍作了《消費結構升級帶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報告。他認為,消費結構升級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取代家電十幾年地位的一定是汽車。關于“影響經濟增長結構變化的主要動因”,他分析到:第一,消費結構升級的主要驅動力量穩步增強。第二,城市化步伐加快,帶動新的增長點成為增長的龍頭。第三,出口增長的拉動作用開始加強。最后,民間投資主導的投資快速增長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詩仲在《優化汽車經銷網絡體系》的報告中認為,整合營銷的過程總體上可以歸納為“傳播+傳遞”。傳播完成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與理解,而傳遞則是將產品放到消費者能夠觸及并進行消費的市場終端。
吳詩仲說,營銷網絡恰恰是實施傳播與傳遞的關鍵途徑和重要手段,在產品、價格乃至廣告“同質化”趨勢加劇的今天,單憑產品優勢來贏得競爭已經非常困難,只有通過渠道的傳播與傳遞,才能真正制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他強調,未來的競爭不僅是產品和價格的競爭,更是營銷渠道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說,汽車銷售企業的發展,是以爭奪經銷商為主線的,企業的榮辱和興衰都維系在經銷商的能力和效率上。
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平認為,一流的營銷服務網絡應該具備如下基本特征:以售后服務為中心、以品牌為價值標準,圍繞用戶滿意構筑經營價值鏈,管理模式、形象高度統一,充分利用當地的區域資源,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擁有高素質的人才。
奧迪汽車中國區執行總監狄安德在題為《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市場及服務策略》演講中認為,品牌管理是奧迪汽車在中國頂級汽車市場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因為顧客購買的是品牌,而非僅僅是產品。
奧迪汽車所堅持的品牌戰略是,國產車與進口車形成統一品牌下的兩大支柱,產品設計要基于本地客戶的反饋,讓旗艦產品奧迪A8為整個產品系列罩上光環,同時與一汽-大眾的合作是實施產品戰略的強有力平臺。
峰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副主任徐長明對近期國內汽車市場發展狀況作了分析。他強調,轎車需求在百萬輛規模基礎上連續兩年實現50%以上的增長,為世界罕見。這種連續性快速增長是轎車在汽車市場的位置發生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轎車的份額已經攀升到50%的平臺。徐長明預測,2004年,全國汽車產量將會達到515萬輛,比今年增加75萬輛,同比增長17%。其中轎車能夠達到240萬輛,比今年增加50萬輛,同比增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