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刀:躲起來做生意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汽車零配件銷售店的老板大多是滿身油污,但黃一刀(化名)卻不同———平頭、戴著金邊小眼鏡、穿著干凈的藍格子襯衫,讓人印象最深的是,三十多歲的人,左耳居然戴著只有新新人類才會佩帶的耳釘。
黃一刀,福州某汽車音響配件銷售及維修公司的經理,擁有不一樣的賺錢之道。
與許多維修店相同,黃一刀的店里也擺放著茶幾與茶具。但在黃一刀的店里泡茶,能聞到茶香的味道,能享受到泡茶的樂趣,而在其他的汽配店,聞到的可能是茶香夾雜著機油的味道,不然就是伴著機器的轟鳴聲索然無味地飲茶。
當其他汽配店的老板為在鬧市區找一間合適的店面而發愁時,黃一刀卻把汽配店安在了一個不算繁華的住宅區里。沒有好的店面,其他汽配店的老板一般會派出業務員到外面拉業務,而黃一刀卻說“他要躲起來做生意”。
業精于勤荒于嬉。特別是在汽車配件銷售維修領域,黃一刀這樣的經營理念,這樣懶散的作風,如何保證汽配店正常經營?但事實上他卻天天喝著好茶,逍遙自在。
天天睡到日上三竿的黃一刀,到底有著什么不一樣的生意經?
QQ聊聊、短信發發 財源滾滾來
第一次見到黃一刀是在兩個月之前。11月13日,記者找到黃一刀的名片希望能夠約他再次見面采訪。但在他的名片上找不到他的電話,只找到了公司的網址。
記者按照名片上的提示,輸入了相關的網址,黃一刀公司的網頁映入記者的眼簾,網頁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精美,而是相當普通。但在網頁上,記者卻發現了一個與其他網頁不同的地方———在網頁的左下角,有兩個QQ頭像,記者試著點開其中一個,頁面上彈出一個QQ的對話框。
“找你們老板。”記者輸入一段文字。
“找他什么事情?”QQ上竟然有人回答。隨后,通過QQ,記者竟然真的聯系到黃一刀采訪。
再次見到黃一刀,患了感冒的他臉色有些蒼白,但精神還不錯。對記者詫異能通過QQ找到他時,他自豪地表示,他一直通過QQ與客戶做業務,“連電話都不用打,非常節約成本。雖然網絡是虛擬的,但畢竟是人在操控。更何況,我們也不是什么生意都做,一般是款到才發貨,風險控制得比較好。”
“我們還和移動公司合作,通過移動公司的短信群發功能,給客戶發送產品信息,再加上電子郵件,可以在第一時間把產品信息全面及時地發送給客戶。雖然這樣做的代價是,每個月要付給移動公司一萬多元,但比起其他汽車配件銷售店派幾十甚至上百名業務員到外面拉單,我們這種方式的效率要高得多,也能拉到更多的訂單。每次產品信息發送出去,我們的電話和電子郵箱都會‘爆’掉,一萬元花得值。”
汽配店像網吧
在與黃一刀交談的間隙,記者再次觀察了這間既是辦公室也是維修車間的店面。與其他汽車配件維修店相比,黃一刀的汽配店更像是一個網吧。在每個維修人員的面前都擺著電腦,而桌子旁依然散落著各種不同的汽車音響配件。
看到記者感興趣,黃一刀把記者帶到了一張擺放著一臺液晶電視的辦公桌面前,得意地對記者表示:“別的我可能不舍得,但在電腦上我肯定愿意投資。這臺21寸的液晶電視是拿來當顯示器用的。平常如果客戶有需要,我們還通過網絡視頻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其實學電腦是件很偶然的事。多年前,剛剛開始創業的我開了一家汽車裝潢店。空閑時間比較多,我買了一臺電腦。客人覺得很驚奇。”黃一刀看了看記者,竊笑道,“后來我買了臺打印機,通過電腦把客人的票據打印出來,客人既驚又喜。因為當時這種服務只有像電信、移動這樣的大公司才能提供,沒想到我們這樣的小店也能提供。”
不過,自詡不懂汽車裝潢技術、不會吃苦、只會賣香水的黃一刀很快就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汽車美容市場敗下陣來。
從汽車美容市場退下來后,黃一刀又接著搗騰,開始上網,并學會了制作網頁。在制作網頁的過程中,學過幾年汽車音響維修的黃一刀發現可以將這種特長與網絡結合,于是他便制作了現在公司的網頁。
通過網絡,黃一刀接到許多的業務訂單,通過網絡,黃一刀修理汽車音響的技術也日益精進。“目前我們的*在同行業中還沒有實力相當的對手。”黃一刀自信地表示。
人無我有是原則
網絡只是為黃一刀公司的發展插上向前飛行的翅膀,但實際上,飛行方向的對錯才是整個飛行最重要的部分。
“我們只做別人不會做的維修業務,別人會的我們讓他們做。”黃一刀表示,市場其實是一個鏈條,誰都不要想通吃所有業務,要學會有錢大家一起賺。“現在大家還不會修激光頭時,我們會。”
“但如果以后大家都會修了,我們就會把退出這項業務。起碼我們還可以賣激光頭的零件給他們吧。如果到最后,我會的這些大家都會了,那我就考慮轉到其他行業,但前提是別人還沒涉足的行業。”黃一刀堅定地表示。
采訪札記
在電子商務盛行的時代,黃一刀的生意經實在不算新。但對尚處于初級階段的福州汽車零配件銷售市場,特別是在目前福州汽配市場裂變的前期,黃一刀的經驗就顯得猶為珍貴。
如何讓自己時刻做到人無我有,時刻讓自己處于食物鏈的上方,應該成為汽配店老板們思考的問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