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自動導航系統的用途是由車載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監測車輛當前位置并將數據跟用戶自定義的目的地比較、參照電子地圖計算行駛路線,并實時將信息提供給駕車者。
目前世界上應用較為廣泛的自主導航,是使用車載導航設備自帶電子地圖,定位和導航功能全部由車載設備來完成。
汽車自動導航系統的工作過程:
一、定義目標數據信息
車主可以在系統顯示的電子地圖上直接選取目標地點;或將目的地名稱輸入到系統中。根據輸入設備的不同,有不同的地名輸入方法,依靠鍵盤或觸摸屏可實現幾乎全部的操縱功能。為了便利,人們正在加緊開發應用語音識別技術的產品。
二、顯示電子地圖
存儲在光盤或內置存儲器(如硬盤)中的電子地圖,是汽車導航系統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電子地圖的信息庫包括地理、道路和交通管制等信息,并與地點對應存儲了相關的經緯度信息。當主機從GPS接收機得到經過篩選計算確定的當前點經緯度數值,然后通過與電子地圖數據的對照,確定車輛當前所在的地點。
一般來說,導航系統會將定義目的地時車輛的當前位置默認為出發點,當目的地確定后,導航系統根據電子地圖上存儲的地圖信息,自動計算出一條最佳的推薦路線。有些系統中,用戶還可以指定途中希望經過的地點,或者定義一定的路線選擇邏輯(如不允許經過高速公路、按照行駛路線最短的原則等)。推薦的路線將以醒目的方式顯示在屏幕地圖中,同時屏幕上即時顯示出車輛的當前位置,以作為參照。如果行駛過程中車輛偏離了推薦的路線,系統會自動更改原有路線并以車輛當前點為出發點重新計算最佳路線,并將修正后的路線作為新的推薦路線。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