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中國汽車音響市場豐厚利潤的誘惑,使得任何大腕可以只手遮天的格局一去不返,越來越多的國內汽車音響企業早已不再甘于臨淵羨魚。

OEM市場:沒有一成不變的感情
在汽車音響的OEM市場上,各大汽車制造商雖然都已擁有固定的汽車音響供應伴侶,但追求利潤、降低成本、見異思遷的“惡劣”本性,使汽車音響企業不敢也不再相信一成不變的感情。
但是,在“肥魚”攢動的中國汽車音響市場,國外企業早已品嘗到“鮮魚” 的美味;國內企業卻遲遲沒有姜子牙“愿者上鉤”的灑脫,他們該如何“ 結網捕魚”呢?
在國內汽車音響市場上,售后市場的規模相對比較小,國內企業大都與國外企業分食OEM市場。不過,諸如世界較大的汽車音響制造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售后市場上,他們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并不是很大。盡管現在他們還并不是國產音響企業的主要威脅,但更多戰略轉變已經從今年年初,開始在一些跨國公司身上顯現。
眾所周知,汽車音響作為汽車的重要裝飾配件必須與汽車整體設計相配合。適合汽車本身設計、生產要求是汽車音響自身的重要特點。比如,上海大眾桑塔納所用的音響都是按照德國大眾要求定做的。與從前不同,現在能達到這一要求的國內企業并不在少數。競爭愈演愈烈。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本沒有“姿色”充當“第三者”的國內企業,卻在不斷提高“自身氣質”的過程中,成為了OEM這一個大舞臺上越來越閃亮的角色。汽車制造商的眼睛成了汽車音響企業最最“美麗”、又魚肉多多的池塘。
據了解,富士通天專門為豐田車提供音響,偉世通專門為福特OEM,德爾福、藍寶分別為通用、大眾提供汽車音響。諸如偉世通、富士通天等在中國投資設廠,部分產品還返銷到日本、美國。
但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汽車音響企業大都是僅僅為一家汽車制造商提供產品,靈活性相對較差。而且,諸如偉世通、富士通天等在中國僅僅具有生產制造能力,產品的開發設計還必須依靠其他公司。他們與汽車制造商這種寄生式的關系使他們很難繼續高枕無憂。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