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廠撞車騙保黑幕后續:老板指司機敲詐
日前,廣州市中山大道一汽車修理廠(下稱汽修廠)司機鐘某故意撞送修車,騙取保險費的“自爆黑幕”被報道后(詳情見《汽修廠司機曝撞車騙保黑幕 每月撞車10次》),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汽修廠的符老板也特地趕來,出示了鐘某“敲詐”他的所謂證據——3條手機短信。
鐘某則表示,他已開始按照自己騙保撞車的詳細記錄,向有關受害保險公司一一舉報。太平洋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還率先邀請鐘某探討如何圍堵騙保漏洞。
司機舉報了騙賠黑幕心里很踏實
昨日一大早,鐘某便在報攤上買來了一份報紙,將他的“自爆黑幕”從頭到尾看了個遍。他看完報紙后致電記者說,自從講出了撞車黑幕之后,心里踏實了許多。盡管目前的生活處境不是很好,但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希望能在未來的打工生涯里有所作為。
就符老板稱他拿走5800元公款的說法,鐘某說,他只欠符老板3000元,是打了借條的正常來往,與他“自爆黑幕”無關。
“我開始拿著撞車騙保的詳細記錄,去找受害保險公司舉報了。”鐘某依據記有去年8月3日到今年1月19日之間他故意撞車的時間、地點、車牌號,以及牽涉到的保險公司名單的詳細記錄,按圖索驥地向一家又一家保險公司舉報撞車真相。
鐘某共參與了對7家保險公司的撞車騙保,截至昨日下午,他完成了向3家保險公司的舉報。每家接待鐘某的保險公司都對他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太平洋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理賠部經理付勇還表示,將對鐘某給予獎勵,并呼吁建無良汽修廠黑名單。
鐘某說,他最后一次故意撞車時,開的是一輛面包車。由于他根本就不想昧著良心撞車,就一直在外兜圈不想回到汽修廠。最后,他把面包車停在了一花園小區外,通知符老板去開回。10多天后,他由于生活處境艱難,重新回汽修廠上了短時間的班。
老板拋出三條短信指司機敲詐
汽修廠的符老板一看完報紙,匆匆趕來找記者,說鐘某曾敲詐過他。符老板說,鐘某曾在今年2月4日晚打過數次電話敲詐他,還發了3條手機短信恐嚇他,他一定不會讓鐘某的敲詐企圖得逞。
3條保存在符老板手機里的短信內容如下。第一條是:“我拿你五千塊錢,你不要來找我了,我兩個月的工資差不多就有兩千塊,只欠你三千塊。我真的不想再去出險,你不要來找我了。不然,我把騙保的事說出來。”第二條是:“這樣的話,你的損失不止三千塊。對不起,老板。”第三條是:“老板,面包車我放在花園小區大門進去郵局門口左轉385號車位,行駛證、車鑰匙都在車上,自己去拿。”
保險公司:展開詳細調查追回理賠款
“我們相信鐘某的舉報,因為我們以前也接到過舉報。”據鐘某的撞車記錄顯示,太平洋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在他的撞車中當了七八次受害人。看過本報報道,該保險公司負責人專門邀請鐘某了解了具體情況。
就受害保險公司面臨的問題,記者與付勇展開了如下對話:
記者:你們是否肯定鐘某的舉報行為?
付勇:當然,我們將對鐘某進行獎勵,其他保險公司想必都會這樣。
記者:你們打算對鐘某舉報的問題作何處理?
付勇:我們將請求有關部門介入調查,追回賠出去的錢款。還沒有理賠出去的錢,我們將針對具體事件封存賬戶。
記者:故意撞車騙保的漏洞在哪里?
付勇:一是車主把車丟在汽修廠就不管;二是車主貪便宜;三是有的交通事故處理者,在勘查現場時比較隨意。
記者:有何預防建議?
付勇:建議車主不要過久地把車放在修理廠,從而避免修理廠在這段時間內做撞車手腳;其次,建議現場勘查人員仔細查看現場,不要輕易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給駕車人;車主也應就車輛的受損情況大概了解一下修理價錢,做到心中有數。
相關新聞
兩成車險或遭騙賠
記者從保險公司了解到,汽車修理廠故意制造車輛損失只是騙賠伎倆之一,“虛假事故”、“移花接木”等與之類似的車險騙賠手段不勝枚舉。據透露,有些公司車險業務騙賠的比例甚至在20%左右。
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楊玉芝向記者透露,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很快將開通“車險風險信息資源共享的電子平臺”,屆時,保險行業協會的各家會員財險公司,可以共享包括車輛和修理廠等在內的已被證實了的騙賠信息。全行業的“黑名單”一旦形成,騙賠“高手”將無處藏匿。
一家保險公司車險部門負責人在向記者歷數車險騙賠的“千術”時說:“單單是車行、修理廠故意擴大或制造損失這一類型的騙賠,‘老手'們都能搞幾個花樣出來。車行、修理廠將車主維修或保養的車拿出去撞,然后利用車主證件向保險公司索賠就不用說了,即使是對于一些無交警證明、無現場的‘雙無’小額賠案,汽車修理廠也能用二次碰撞來擴大損失以達到詐騙的目的。”
保險公司人士分析,汽修廠能夠輕易利用維修的車輛制造騙賠,前提就是車主為省一筆修車費將證件等相關資料留給了汽修廠。其實,車行、汽修廠瞞著車主騙賠不僅增加了保險公司的風險,最終還對投保人的保險權益造成極大損害。車主想要避免無端受害,先要切忌貪圖蠅頭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