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美容養護vs維修:相互入侵能持續多久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會長康文仲還指出,不斷推出的新車型、新款式對汽車傳統維修行業的設備要求也提出了新要求。雖然我國現在的汽車保修設備基本滿足了國內汽車維修和檢測市場要求,但企業規模小,整體水平偏低,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甚至出現部分企業仿造抄襲,部分設備檢測診斷的準確性和重復性欠佳。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相關條款表明,海外汽配分銷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維修服務供貨商可于2005年在中國設置合資公司和全資公司。有關預測顯示,2010年可能有超過七成的本土部件生產商將被市場淘汰。
所有這一切都在刺激著傳統維修企業的神經。對于技術門檻要求相對低而利潤卻較高的美容養護業務,傳統維修企業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發展良機”。
“如果在做傳統維修業務時就沒有規范操作的意識,做美容養護恐怕也不會有所改觀,而且還有可能為這個新興行業造成陰影。”對于眾多維修“雜牌軍”紛紛搶入美容養護市場,楊威不免有些憂心忡忡。
“在發達國家,汽車美容養護業已具備了一套成熟而完善的服務和技術質量經營體系,但在我國還沒有形成嚴格的行業標準和服務體系。”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業汽車美容養護連鎖機構,楊威希望馳耐普能夠進行相關積極探索與實踐,爭取推動相關行業標準早日出臺。
二者之間的競爭是否會白熱化?
不僅是傳統維修業盯上美容養護的新奶酪,馳耐普等技術實力相對雄厚的汽車美容養護連鎖機構也盯上了“快修”這一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新興業務。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會長康文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容養護實際上原本只是車身維護的一個作業內容,只不過現在被維修企業特別重視了。“過去因為轎車比較少,它被融合在傳統維修業務里面。現在轎車多了,車身美容養護就從傳統維修業務中分離出來,形成了一個可以獨立經營的業務類別。”據他介紹,過去傳統維修業的維護只是性能維護為主,現在增加了外裝和內飾能業務,維護也不再是過去一塊抹布一桶水的清潔,而是運用專業設備進行更周到的服務。現在美容養護業也在逐步增加業務范圍,如免拆清洗、性能維護、快修、四輪定位等等,這種養護相對比較簡單,用戶也多,需求量也大,消費者一般要求提供方便、及時的服務,而美容養護機構選址一般都貼近市區或生活社區一帶,能更好地滿足相關需求。
據悉,消費者對售后服務的需求一般包括有三方面:一是維護保養需求,這種需求所占比例最大;二是特色服務,這主要指車輛的美容、裝飾和改裝、音響等特裝需求;三是對發動機等的故障診斷與排除,即車輛維修,包括事故車的維修等,這需要技術水平、診斷能力和設備水平等綜合能力都較高的企業來完成。隨著汽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三分修,七分養”、“以養代修”等修車、養車觀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消費者的第一種需求將更加迫切。
傳統維修業和美容養護業的相互入侵之勢會愈演愈烈嗎?二者之間的競爭是否會白熱化?將來會否一方搶了另一方的飯碗?
楊威的觀點是,人類從擁有了汽車的年代就出現了汽車維修店,因當時的汽車技術不發達,所以汽車維修業就顯得尤為重要,一直是汽車銷售后一個后續服務的“火爆”市場。就是在汽車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汽車后續服務也離不開維修行業。對于汽車像發生交通事故出現的故障之類的問題,必須進修理廠動“大手術”。
康文仲則明確表示,處于市場利益的驅動,雖然目前雙方都在盡量延伸自己的業務范圍,但將來的趨勢肯定是專業化和細分化,“可以預見,這種‘相互入侵’的現象不會太久。因為一個人不能吃掉所有的蛋糕,能夠支持一方長足健康發展的肯定是它最擅長的那部分。將來維修連鎖和美容養護連鎖機構將共生共存,共同繁榮巨大的汽車后市場。”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2頁)
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