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北京路牌 方向缺信息少車主不滿
幾年前,曾有兩個關于北京西直門的笑話廣為流傳,一個是號稱“世界最復雜的交通標志”的“六個圈”指示牌;另一個是說司機開入一個路段,發現該路段上不準前進、不準掉頭、也不準左拐和右拐。
雖然是笑話,但在當時確實反映出了北京交通標志的一些問題。那么幾年過去了,現在北京的交通標志又如何呢?
▲北京“萬元罰單”路口——西城區真武廟頭條路口,禁止機動車駛入的交通標志更換為符合國家標準的指示標牌。
■駕車者:方向缺,信息少
去年6月,在因反復“闖禁行”而被罰款1.05萬元的“杜寶良事件”中,曾出現了杜寶良律師當時發現其違規地點禁行標志不屬于國家標準標識,而將交通隊告上法庭的插曲。之后,北京市交管局根據新的道路交通標志標線國家標準,對市區內四環等重點路段的交通標識進行了整改。
在記者的調查中,多數駕車者肯定了這幾年北京交通標志牌的發展和進步,有一半以上的司機給現在的交通標志牌水平打出了80分。但是,駕車者仍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其中方向的缺失,以及信息量不足成為重點。
“北京的很多交通標志牌沒有標清大的方向,不少外地司機和新手經常會犯迷糊。”在今年的北京市兩會上,身為市人大代表的首汽的哥汪其華就曾這樣表示。
他當時以健翔橋至馬甸橋方向主路上一處交通標志牌為例,指出這塊牌子上標著去往北三環安華橋和北太平橋的箭頭,卻沒有標清東西方向,“因為我開車老從那里走,這個標志牌我知道,可外地司機和一般新手可能會犯迷糊,可能會走冤枉路。”
汪其華的感受在駕車者中間很有代表性,剛來北京不久的王東林就對記者表示,外地人剛來北京的時候,一般出行時都會通過地圖查找目標地點,但如果對方向不熟悉,而標志牌上又沒有方向,這就使地圖失去了作用,“拿著地圖也會迷路”。
“熟悉的人不用看,不熟悉的人看不懂”,即便像劉小姐一樣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也對指示牌上方向的缺乏頗有微辭:“在西直門橋上,由西向東方向要轉南,需要在橋上盤橋兩圈。雖然有標識,但是沒有明確的方向和走向的指示,對于路不熟的司機,絕大多數會造成困擾,很難一次走對。”
此外,還有駕車者表示,指示圖所指的各個方向應按由近及遠的原則多標注一些地名,并盡可能標注距此地的距離。現行的標志牌在方向指示上只標明一個地點或路名,如果司機的前往地點與標志相同,標志牌就能發揮作用;如果司機前往的地點與標志牌上的地點方向一致,但與標志牌上的地點不同,那么對北京路況不太熟的司機來說就會不知所措。標志牌上標注的地名越多,越能充分發揮標志牌的作用。如果標志牌上的道路不密集,可考慮把道路兩側的重要單位名稱標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