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高架天目路“大轉盤” 上海著名交通擁堵點
閘北網消息:爭道搶行,是上海道路上常見的交通頑癥,表現最突出的應該是在上海掛牌的擁堵結點——南北高架天目路大轉盤上。兩天來,記者固守大轉盤,親眼目睹爭道搶行的惡果:大轉盤轉不起來。
22日上午8時半,記者沖破重重圍堵,終于來到大轉盤西側,巧逢市交巡警總隊副總隊長陳元高站在梅園路下匝道處排堵。滾滾車流中,他告訴記者,天目路轉盤在當初的設計上就存在缺陷。東、西向的烏鎮路上、下匝道,南、北向的新閘路上、下匝道,西、東向的梅園路上、下匝道,北、南向的永興路上、下匝道,加上南北高架進入大轉盤的車輛,都在此地交匯。記者足足花了兩個小時,都沒有搞清楚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這個大轉盤究竟有多少機動車相互沖突、交叉的結點。
由于有兩名閘北交警支隊的民警在疏導交通,駕駛員明顯提高了交通意識,基本上能按照“交替通行”的原則駛過大轉盤,雖然仍有擁堵,但顯得有些秩序,兩、三分鐘內可以通過。可是,當記者昨天上午又到此地時,因為沒有民警現場管理,交通頓時混亂不堪。一輛外地牌照的中型面包車,不熟悉此處路況,駕駛員當場就慌了手腳,根本不敢進入大轉盤。在后面車輛鳴號緊催下,該車只好慢慢向前移動,幾次險些被交叉的小客車碰到,把年輕的駕駛員嚇出一身冷汗。足足花了約5分鐘,該車才從南轉向西的梅園路下匝道。這位駕駛員告訴記者,下次寧愿繞路,也不走大轉盤了。
據記者兩天的實地觀察,機動車爭道搶行的惡果只能是越搶越堵,只有“交替通行”,才能有序通暢。有關部門曾經專門作過現場實測,民警在的時候,大轉盤“交替通行”的情況下,每分鐘可通行76輛車;民警一旦離開,駕駛員爭道搶行,每分鐘僅能通行22輛車,還不到三分之一。
記者向途經此地的駕駛員作了一番調查,他們大都認為爭道搶行只會造成擁堵,應該有序通行,但是要在大家都遵守規則的基礎上。在如此通行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單獨“遵守”規則,肯定難以通過大轉盤。
負責大轉盤交通的閘北交巡警支隊,為解決這個交通結點費了很多心血。支隊領導多次進行調研提出改進方案。據此,大轉盤交通新近作了調整,4個進口接近轉盤時,在路幅達9.4米處,均由兩車道分成三車道,新增車道直接成為轉彎車道。在永興路下匝道處,將南北高架的三根主車道,分出半根給下匝道,使進入下匝道的車道達到了4根半等,提高了機動車流量。但是,大轉盤的道路資源有限,加強管理只能緩解交通,如要達到暢通,看來尚需有關部門下決心進行橋梁改建,早日讓大轉盤真正轉起來。
短評:有秩序才有暢通
南北高架天目路“大轉盤”,是上海出了名的交通擁堵結點。車多、道路設計不合理,固然是這里擁堵的原因,但開車不講秩序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交警在,秩序井然,每分鐘可通過76輛車;交警不在,你爭我搶,每分鐘僅能通過22輛車。今天本報發表的“大轉盤”上的記者見聞,足以說明秩序與通暢的關系。
上海道路擁堵是不爭的事實。滾滾車流,只要一處打“結”,便會引起堵塞。于是,駕駛員不滿,乘客不滿,情緒激烈的還會罵罵咧咧。然而我們看到,隨意變道、爭搶行駛的鏡頭觸目皆是。可以說,在很多情況下,恰恰是由于駕駛員自己不遵守交通法規、不講行車秩序,從而增加了擁堵的程度,甚至造成了人為的擁堵。排堵保暢,政府有許多工作要做,相關的管理部門更是負有直接的責任,但是,每個駕駛員也要從自己做起,培養文明駕車的良好習慣,認真遵守交通法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有交通的通暢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