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改稅”的目的不是要加大開車人的支出,而是為養路費用尋求合理的途徑,也促使大家節省燃油。開征燃油稅之后,高速公路仍然設站收費,司機等于交了兩次(倍)“買路錢”,矛盾就會凸現出來。更重要的,高速公路仍然收費,很多司機在出門的時候會舍近求遠,多耗些燃油,這樣一來,通過征收燃油稅來控制用油的希望不就落空了嗎? 我想,借“費改稅”之機,還是一并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為好。所以,現在最需要要討論的還不是燃油稅該征多少的問題,而是“買路錢”還交不交的問題。 油價漲,污染就會降 香麗大廈讀者江虹 每天走在路上,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揚起陣陣塵埃,我很難想象得出,在一天的時間內,會有多少汽車尾氣排出!而這些尾氣對我們的生活環境會有多大的影響! 用燃油稅取代過去的養路費,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提議。我想,國家的這一宏觀調控,一定能夠有效的控制尾氣的排放量,使大氣的污染減少,從而達到環保的目的。車主們會更合理地使用燃油,尤其是減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而節能車型也會被越來越多的車主所認可。至于燃油稅的多少,我認為控制在40%比較合理,這樣也不會給車主們帶來太多的負擔。 為了可持續發展,創建良好的生活環境,增收燃油稅是個好辦法,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的哥們受得了嗎? 公司職員一虹 我也是私家車主,不過平時開得不多,一般也就是上下班用,一個月用不了100升油。我仔細算過,如果開征30%的燃油稅,我幾乎是“不賠不賺”,跟現在交養路費的錢差不多。要是收得更高一些,估計一年也就多幾百元,也還可以承受。大不了以后我再少開點車,路近的就走著去唄,還能鍛煉身體呢。不過,我倒是很替的哥們擔心,他們每天不停地在路上跑,用的油是我們普通車主的好幾倍。現在的士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做,這汽油價要是再往上漲,他們能承受得了嗎? 不光是的士,如果汽油價上漲了,長途運輸的價格肯定也要大幅上升。而且,雖然汽車是成品油消耗的第一大戶,但需要用油的行業還有很多。汽車開征燃油稅,其他行業用油是不是也要提價呢?如果是這樣,可能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必需品都要漲價了,這才是我最擔心的。如果只是汽車征燃油稅,實在不行我把車賣了,以后坐公車上下班也就是了。可要是衣食住行樣樣都漲價,我總不能不吃不喝不出門了吧! 收燃油稅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還是謹慎點好。 最高不能超過百分之十 公司職員鄭洪 開征“燃油稅”,確實可以改善“養路費”征收中的不公平現象,也是遲早要推行的一項政策。但是現在的“養路費”并不是車輛費用的大頭,過橋過路費、各種附加費、加上日益上漲的燃油價格,才是最讓廣大司機頭疼的事情。如果僅僅是開征了”燃油稅“,而且稅率又是那么高,而其他的雜項收費不減少或者取消的話,那么征收“燃油稅”只能增加車主的負擔。 我認為,在其他雜項收費在現階段還不能減少或取消的情況下,開征“燃油稅”還是慎重從事為好。即便是為了改革需要,非要開征不可,稅率也不要一下子定那么高,最高不能超過燃油價格的百分之十,否則,是很難讓人接受的。 不確定因素增加車主負擔 公司職員沈炯榮 如果燃油價格隨國際石油價格一路飆升,隨之增加的燃油稅就會加重車主的負擔。 “一刀切”繳納養路費,雖然看似對那些用車比較少的車主來說不太公平,但是每年繳納的費用是固定的,支出相對來說也相對比較穩定,買車之前車主肯定都會對養路費這一部分的支出有著充分的考慮。如果將養路費取消而改征汽車燃油稅,對車主來說增加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很有可能不會為車主減輕多少負擔,反而會加重車主的負擔。 大家都知道,國際油價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而我國又是一個石油消費大國,如果國際油價持續像去年那樣一路飆升,燃油價格也跟著一路飛漲的話,對于車主來說,這將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增加了很多風險。征收燃油稅直接將風險轉嫁到了車主的身上。何況現在路橋費那么貴,照樣還是不公平,恐怕難以減輕車主的負擔。 相關文章:征收燃油稅仍有四大困難待解 短期內不可能開征
[上一頁]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