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提到車,很多人會口口聲聲談所謂的操控,但真到了中高級房車這一市場,花錢的主恐怕更多考慮的還是豪華、舒適與便利。花更少的錢享受更豐富的配置是大多數國人的消費理念——的確有些本末倒置,但這就是事實。今天請來國產四位中高級房車市場的代表人物:豐田凱美瑞、日產天籟、三菱戈藍和別克君越,操控不是他們的強項,但他們就是主流。
四款中高級房車對比
比設計 凱美瑞外觀最具動感
臺灣人買車,撇開品牌的忠誠影響,外觀設計是最首要的條件,其次考慮空間、配備、車價、動力及操控等等條件,若是在外觀這一關就被消費者的主觀喜好所排除,除非后面的因素條件極為優異,否則仍難以扭轉局面。
動靜皆宜 凱美瑞外觀上下通吃
新一代凱美瑞上市后,外觀設計較為年輕有活力,使銷售年齡層由原本的35~45歲,成功下探至約30歲左右,而2.4版本的引進,除了頂級款外,另新增了Sportivo車型,透過下導流、尾翼、熏黑頭燈等等外觀套件和車內飾板點綴,營造出運動化的風格,使原本同樣走成熟大風路線的凱美瑞,搖身一變成為中型運動房車的味道,此舉必然會引起25~35歲的消費者注意。
全黑內裝加上金屬木紋飾板,使凱美瑞 2.4 Sportivo的內裝成功營造出年輕運動感
以往市場定位中,國產2.4級距幾乎清一色強調豪華與穩重,別克 君越主打進口品牌設計優勢,而三菱戈藍與日產天籟則是走成熟穩重的風格,其銷售年齡層中最在意的豪華感亦做的不錯,因此后兩者的外觀設計,較能符合臺灣大多數消費者的主觀喜好,君越的外觀在臺灣而言并非主流,除非是品味特殊,期望與眾不同的消費者從中得到滿足。
戈藍與天籟的外觀線條營造出了豪華與沉穩的感受,是同級對手中較受臺灣人歡迎的設計
凱美瑞 2.4 Sportivo的出現,算是為這個層級的形象定義開了先例,而豐田當然也知道運動風格在這個層級而言屬票房毒藥,只有小部份的消費者喜歡這種風格,因此大眾市場還是將以2.4G車型為主,單就豪華感論之,氣派大方的造型仍會是消費者心中首選,令其足可同時搶攻傳統與運動風格市場客群,頗有大小通吃之勢,豐田對臺灣消費者造成的品牌魅力,也足以讓我們相信它真能辦的到。
Sportivo與一般版本的差異,在于外觀新增了熏黑頭燈、小型尾翼與下導流等五件式外觀套件
各有千秋 天籟頗具抗衡實力
內裝與車內空間設計的重要性,對臺灣消費者而言僅排在外觀之后,畢竟在買車之后,內裝會是人與車接觸最頻繁的地方,若只有外觀能讓消費者喜歡,但內裝與空間卻不能滿足消費者對于高級感和舒適感的要求,仍有可能讓成交機會下降。
就空間來說,身為中大型房車的凱美瑞表現并沒什么問題,但嚴格來說,凱美瑞的內裝線條設計走穩重路線,但在Sportivo車型上,卻巧妙的運用了全黑內裝、液晶信息儀表板以及飾板花紋營造出了動感,新的飾板采用金屬木紋設計,我們認為,以此設計取代中央扶手大面積的核桃木紋十分聰明,且除了年輕人喜歡之外,中年人的接受度應該也頗高。
凱美瑞長久以來皆處于中大型房車的定位,空間表現上令人滿意。
綜觀豐田的三臺同級對手,天籟應是最有能力在內裝上與凱美瑞抗衡的車種,除了科技感十足外,其使用日式氣息的線條設計感表現頗佳,材質觸感也很棒,但座椅人體功學則需要加強些。
戈藍在線條設計感上也下了一番功夫,米色內裝配上大方的線條,成功營造出溫馨感,唯尊榮感較為不足,且材質乳膠感過重,頗為可惜
戈藍的內裝充滿溫暖氛圍,但材質乳膠感頗重
君越的內裝則是走典雅路線,石英鐘、大面積核桃木紋都令人感受到高級感,細節質感與材質等級的運用也不錯,但并沒有一個很強烈的特色足以令人印象深刻,座椅的人體功學表現也差強人意。
君越的外觀在臺灣消費者的眼中并非主流,但應該很適合品味獨特人士
君越內裝的材質與組裝都有良好表現,細部如后座出風口等處的質感也處理的不錯,但卻缺少強而有力的特色留下令人深刻的印象
看配備 副標=科技感將論定成敗
從日產 Cefiro在1996年上市以后,臺灣消費者就將配備看的非常重要,各車廠間也不斷在這個部份加強與競爭,現今國產車的配備豐富度幾乎已達頂級進口車的水平,即便是八十萬國產車,其配備也足以與二百萬級進口車平起平坐,也因此造成臺灣消費者擁有配備愈多愈高級的觀念。
科技下放 凱美瑞配備火力十足
在豐田正式導入凱美瑞 2.4車型之后,劃分了包含Sportivo等共五種車型等級,而2.0車型原有的五個等級僅保留入門2.0E車型繼續販賣。
在配備等級上,Sportivo車型是以2.4E經典版做基礎提升,除了原有的雙區恒溫空調、電動椅、6片CD等配備之外,無鑰匙與引擎啟動鈕皆從3.5車型下放至2.4車型上,若是2.4G,更多了AFS主動轉向頭燈與前座雙電動椅,換句話說,除了排氣量上漲之外,配備也增加許多,但價格僅只上漲六萬元,充滿誠意的訂價令人充分感受到2.4車型在市場中的高度戰斗力。
無鑰匙和引擎啟動鈕增加了凱美瑞的配備豐富感,而這些配備都是由凱美瑞 3.5上面下放而來
除此之外,凱美瑞的高反差液晶信息儀表更是一絕,除了造型別致、辨識度高之外,全中文的車輛狀態顯示接口更令人感到十分具有親切感,亦充滿濃郁的科技味道。
凱美瑞的高反差液晶信息儀表造型特殊,辨識率極佳,駕駛亦能感受到強烈的科技感
相較之下,其它對手的駕駛界面就顯的普通,多數僅為高反差的儀表設計,無信息顯示屏幕,造型上亦顯的平凡,天籟則稍微好些,至少它的方向盤造型與握感是我們認為四臺車中表現最出色的車種。
Tobe的按鍵設定有助于提升天籟的科技配備感,但操作著實麻煩了些,能夠簡化點會更好
反觀其同級對手部分,在配備豐富度上,首先出局的是別克 君越,雖然其內裝成功營造出溫暖高級的氛圍,但由于其進口車型配備就已無太多配備,相對在國產后也并未在這方面大幅增加,同時,它與戈藍也是這之中不具有無鑰匙的二款車型。
君越保留了定速功能,長途開車時更加輕松
君越的車主應會感覺座椅加溫是個貼心的配備
戈藍在配備方面,DVD與車內屏幕的加持,令人對其影音配備頗為滿意,方向盤上的換文件按鈕則能讓人偶爾享受一下暢快駕馭感,但整體來卻缺少了些科技感,而天籟則正好相反,Tobe系統密密麻麻的按鍵產生濃郁科技感,但卻缺少了手自排系統,同時按鍵在行車中的調整操作也較為復雜,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即便是切換CD與FM的播放都必須要分神稍微看一下面板。
七寸屏幕加DVD,戈藍的影音配備居四車之冠
戈藍是四臺車中唯一配有方向盤換檔按鈕的車,可在心血來潮時享受一下駕駛樂趣
比操控 還真是難分難舍
這次的全新凱美瑞換上了五速自排變速箱,搭配放大的動力,開起來的感覺總算是輕巧一點,但凱美瑞畢竟天生就不是開快的料,我們在經常試車的路段上駕駛,發現這輛車的懸吊調校十分軟性,雖然舒適性十足,但是稍微把車速提升一點,一種不安心感就開始隱隱約約浮現,一個問題在于配胎的抓地力偏低,或許用更寬扁的輪胎能稍微改善,同時此點亦會影響乘客在山區道路的乘坐舒適性。
其方向盤的重量雖然不至過于輕手,但是卻感受不到太多的路感,在彎道中我們得非常專注于方向盤的舵角,隨時準備進行修正的動作以及搞清楚前輪的動向;另外,隔閡感頗重的方向盤,在行經不平整路面時,回傳上來的扭動與震動卻出奇的大。
安靜滑順的引擎與變速箱組合,是凱美瑞在動力方面的優點,它值得更好的底盤
以正常的車速行駛,凱美瑞的舒適性幾乎無可挑剔,舒適性恐怕是這幾輛車中表現最好的一輛;然而即使是超級好男人,也難免有沖動開快的時候,凱美瑞在這方面所能給予的還是比較有限。
五速自排變速箱讓凱美瑞變得輕快,但我們更希望的是操控能進步多些
天籟的動力數據十分漂亮,馬力是幾輛車中最大的,而且車重還頗輕,也難怪它過去的測試數據相當優異;在這幾輛車中,天籟的數據雖然最強,但優異的隔音以及軟硬適中的底盤回饋,抑制了這輛車的引擎聲浪與加速時的前后俯仰程度,在駕駛座上如果不仔細感受,不會讓人覺得它有如此的性能,我們對于其舒適度給予正面評價。
我們幾乎忘了天籟的重量與馬力優勢,直到上車駕駛之后才被它的表現喚起回憶
天籟的底盤是在這集評中表現相當均衡的,設定不至于過軟,中高速時不會讓車里的人搖來晃去,抑制震動的能力也頗為優良。駕著天籟高速快跑頗為有趣,雖然逼近極限時突如其來的搖晃感有時會讓人嚇一跳,但還不至于無法修正動態,而在正常正速下,或許后座乘客在過較大的坑洞時會感受到較為硬調的回饋感,雖然這是有得必有失的小幅度犧牲,但不可否認的也對舒適度的評分造成些許影響;說實話,以此等房車來說,我們頗喜歡它的表現,雖然不是樣樣頂尖,但卻巧妙的取得自身完美均衡。
輕快的加速,穩健的底盤設定,天籟在這幾輛車中的動態表現十分優異
戈藍的動態表現相當輕快,也是幾輛車中開起來最具有速度感的一輛,頗為銳利的前輪反應應該會討得不少熱血派駕駛的歡心,然而作為一輛此種身形的房車來說,它似乎應該有更舒適的乘坐表現,回饋給駕駛人的感受也要更精致一點。戈藍的懸吊比起其它幾輛車來說稍微硬一點,但還不至于硬到讓人生厭。
戈藍的動力輸出數據為162hp/5500rpm、22.3/4000rpm,雖然馬力數字最小,開起來還不至于沉重得拖泥帶水
其實戈藍的車身重量并不輕,搭配它的動力也非十足強大,輕快的表現或許該歸功于它的變速箱調得較具攻擊性,可是這也僅止于感覺而已,畢竟馬力、車重等數據都是固定的,或許獨走時可以讓駕駛人熱血澎湃,一旦對上其它車輛,勝負可就不一定了。
戈藍的速度感十足,可惜的是實際數據并沒這么搶眼
君越的表現其實讓我們出乎意料,原本我們以為它的底盤該是一派傳統美國大“船”的風味,事實上它的懸吊系統調整得還真不賴,開快、逼極限的時候還不會讓人膽戰心驚,甚至還覺得頗能信賴它的設計,正常時速行駛時也能有不錯的舒適度表現,這點真的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原來我們的成見,還真是誤會大了!
君越的引擎數據相當漂亮,可惜的是受限于車重與不夠綿密的變速箱齒比,不然應該還能再更輕快些
在加速方面,君越受限于過高的車重,沒有太驚人的爆點,但平心而論,它的表現算是夠用了,而且遠比我們預期來得優秀,雖然單獨駕駛的時候總覺得少些什么,但是跟競爭對手一起同場競技,我們并不覺得它特別弱勢。
更多對比評測:
官方價: 17.78-37.18萬
最新降價行情>>官方價: 18.98-29.88萬
最新降價行情>>官方價: 17.98-26.58萬
最新降價行情>>官方價: 18.38-32.28萬
最新降價行情>>官方價: 20.98-31.48萬
最新降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