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車坐不住了 試駕豐田亞洲獅/RAV4雙擎E+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五十幾年前,豐田用卡羅拉定義了什么叫做一臺好的“家轎”,而隨著人們對于汽車各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普通的緊湊型轎車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于是誕生了一種比緊湊型大,比中型車小的車型,像是大眾速騰、現代名圖均是如此,而如今豐田也加入了這個隊伍。
一汽一汽豐田亞洲獅(詢底價|查參配),來自于TNGA平臺的新車,定位高于卡羅拉,低于亞洲龍,很多人把它看做一臺加長的卡羅拉,那事實真是如此么?
要說卡羅拉開起來最大的詬病就是動力真心不夠強,所以車身尺寸大這么多的亞洲獅自然不可以用卡羅拉的動力總成。原以為亞洲獅會用小排量渦輪增壓,但一臺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打了我的臉,這臺亞洲龍同款的2.0L發動機最大功率126kW(171PS),峰值扭矩205N·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模擬10擋的CVT變速箱。
這臺2.0L發動機在亞洲龍以及凱美瑞的表現已經很優秀,在亞洲獅上則是變得更好,動力十分充沛,而且輸出方式非常線性,發動機偏向高轉速輸出,所以想要動力就大膽踩下去,絕對不會出現后段無力的尷尬,這一點可比卡羅拉好太多了。
由于偏向于高轉速輸出,所以低扭表現會比較普通,再加上比較偏舒適的動力響應速度,所以日常加個塞什么的,可能要把油門踩得深一些,不過在這個年頭,在一臺緊湊型家用車上還可以見到一臺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已經很難得了。
模擬10擋的Direct Shift-CVT變速箱絕對是一個加分項,你幾乎感受不到變速箱的存在,而且要知道亞洲龍也不過是一臺8AT,CVT變速箱天生的平順性,再加上模擬10擋后綿密的尺比感受,不僅換擋沒有頓挫,而且還彌補了CVT高轉噪音大的劣勢,一舉兩得。
日常駕駛時,轉速大概保持在1600轉左右,標準模式下換擋時機一般為1900轉左右,而運動模式下可以去到2300轉左右,運動模式下動力響應會好很多,你甚至會感覺到一點點的駕駛激情,而且運動模式下模擬換擋會有一點點頓挫,運動氛圍營造的還是很到位的,比起凱美瑞那種大行中庸之道的平順感,筆者更喜歡亞洲獅這種有些存在感的動力表現。
前麥弗遜后雙叉臂式懸架也讓其有著非常優秀的濾震表現,對于路面的細碎顛簸有著很好的過濾,底盤質感明顯比卡羅拉更加扎實穩重,明顯更貼近于亞洲龍的感覺,這是筆者沒有想到的。
除了濾震性之外,高速過彎時的支撐性也令人很吃驚,原以為這是一臺軟到底的家用轎車,但實際懸架在極限狀態下的支撐性和可控性是很好的,雖然較為舒適的調校還是不適合去“豁”,但是起碼亞洲獅的駕駛感受不會那么無聊。
剎車腳感保持了一貫的日系風格,踏板行程比較長,而且制動力輸出非常線性,日常堵車走走停停即便是踩得稍微深一些也不會有明顯點頭現象,這在城市駕駛中可是難能可貴的表現,不過畢竟不是性能車,懸架又比較軟,所以重剎下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雖然定位于家轎,但是畢竟是來自TNGA-C平臺的產物,亞洲龍和凱美瑞在操控上從沒有讓我們失望,而亞洲獅也是如此,轉向手感很輕盈,指向性很好,雖然車身長度有4720mm,但是開起來卻像一臺卡羅拉一樣靈活,車尾跟隨性不錯,不會拖后腿。
噪音控制方面,達到了豐田應有的水準,胎噪控制的很好,最大的噪音來源是發動機,不過也在可接受范圍內。總體而言,一汽豐田亞洲獅開起來接近一臺完美的家用車,不管是動力表現還是操控都調校的很出色,如此優秀的表現,怕是大眾速騰這次坐不住了。
雖然名字里有“亞洲”,但是亞洲獅卻與卡羅拉有著比較深的血緣關系,從外觀設計方面也可以看出來一些端倪。不過畢竟是一臺定位更高的車型,所以也可以看到一些亞洲龍的影子。
與卡羅拉基本相同的線條,但是卻有著跟亞洲龍一樣的橫向進氣線條,大面積鍍鉻增加了豪華感,并且也更加沉穩大氣。
全系標配的LED光源大燈造型非常迷人,凌厲的線條讓人以及上揚的LED日間行車燈帶英氣十足,中網的鍍鉻飾條直接連接進大燈,進一步拉寬了車頭的視覺效果。
前保險杠中貫穿式的線條與上層鍍鉻飾條巧妙的擁有相同的長度,霧燈區域還采用了內凹的設計,加上兩邊“L”型的鍍鉻飾條點綴,讓車頭看起來更加立體,與亞洲龍的保險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左右后視鏡的位置在車門處,這樣做避免了在A柱上遮擋視線的尷尬,而且讓車身顯得更加寬,駕駛亞洲獅的時候也會感覺其視線比同級競品好很多。
側面線條非常干凈清爽,沒有一點復雜冗余的設計,比例比卡羅拉更加協調修長,說是中型車我都信。一根腰線從前貫穿到C柱位置,并且有上揚的趨勢,柔中帶剛。
輪轂造型為多輻式設計,走的是復古優雅路線,尺寸為18英寸,搭載米其林PS4系列輪胎,寬度為225,扁平比為40。
一汽豐田亞洲獅的長寬高尺寸為4720x1780x1435mm,軸距為2750mm。相比較卡羅拉車身長度增加75mm,軸距增加50mm,為車內更大乘坐空間打下了基礎。
車尾更像是亞洲龍的設計,貫穿式的尾燈以及有些熏黑的尾燈罩有著很高的辨識度,全包的后保險杠有著很大面積的留白,給人造成一種車尾很飽滿的視覺效果。
尾燈中間連接的燈條也有熏黑的設計,并且上面還有“ALLION”的英文標識,飾條還增加了車尾的層次感,看起來更加個性。
卡羅拉的車頭,亞洲龍的車尾,讓亞洲獅的外觀設計十分符合其車型定位,而且比起卡羅拉更加豪華,比亞洲龍更加運動的細節設計也讓亞洲獅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
如果乍一看亞洲獅的內飾,你會感覺很像卡羅拉或者雷凌,畢竟是同平臺的產物,設計相同也無可厚非,不過既然價格貴了一些,自然細節部分還是有些不同的。
方向盤為三輻式設計,外圈采用真皮包裹,并且還有白色的風險,高級感很強,左邊為液晶儀表盤和多媒體操作按鍵,右邊為輔助系統操作按鍵,另外說一句,亞洲獅全系標配TSS 2.0豐田智行安全系統,包含預碰撞安全系統、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車道循跡輔助等一系列主被動安全配置。全新系統可以在白天識別自行車與行人,在夜晚可以識別行人,進一步提升安全性。
亞洲獅換擋桿為機械式,但是搭載了電子手剎和自動駐車功能,還有運動駕駛模式,畢竟2.0L發動機+PS4輪胎,還是可以激情一下的
空調面板設計似曾相識,低配車型為手動空調,中高配為自動空調,全系標配后排出風口,不過全系都是單區空調,自帶PM2.5過濾裝置。
液晶儀表盤令人驚喜,尺寸高達12.3英寸,這可是連亞洲龍頂配上都沒有的配置,屏幕分辨率很高,而且菜單邏輯也很清晰,第一次上手無難度(低配車型為4.2英寸車載電腦顯示屏)。
9英寸的車機屏幕中加入了車聯網功能,內部包含QQ音樂、喜馬拉雅FM等第三方APP,并且非常迷惑的是,僅在最低配的車型上才搭載蘋果CarPlay以及百度CarLife功能。
座椅采用真皮材質,寬大且柔軟,兩側還有側翼可以增加一些支撐性,背部還有金屬“ALLION”銘牌增加一些高級感。后排座椅跟前排一樣有著很柔軟的填充物,并且腿部的承托性很好。
身高175cm的乘客將前排座椅調整到最低,頭部剩余空間一拳左右,因為前后視鏡位置靠下,所以有著非常好的前方視野。
在前排座椅位置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后排腿部剩余空間為兩拳三指,頭部剩余空間為兩指左右,后排還提供兩個USB電源接口。
官方稱亞洲獅的后備廂容積與卡羅拉一致,所以在470L左右,后排座椅靠背支持四六比例放倒,放倒后座椅靠背有一個比較大的突起,整體載物空間約為1300L左右。
作為同級別少有的搭載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型,同時擁有非常靈活的駕駛感受以及寬敞的乘坐空間,一汽豐田亞洲獅不僅彌補了豐田在這個級別市場的空白,還同時給了競品車型重重一擊,而且頂配僅為17.98萬元的售價也讓其競爭力大大加強,不得不說,一汽豐田這一手牌打的十分精彩,我們也期待后面亞洲獅優秀的市場表現。
新能源的動力系統中,筆者最愛豐田的雙擎和本田的i-MMD,但是對于一些上牌要求難的城市,其市場表現并不好。而本田先前推出插混版的CR-V則解決了上牌難題,而作為它的直接競爭對手,一汽豐田這臺RAV4榮放雙擎E+,是否能夠與之一戰?
除了亞洲獅之外,同時我們還試駕了RAV4榮放雙擎E+,也就是RAV4的插電混動版本,而活動前兩天,筆者剛剛試駕過插電混動版的本田CR-V,正好可以做一下對比。
RAV4榮放雙擎E+搭載一臺2.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32kW(180PS),峰值扭矩224N·m,兩驅版搭載一臺電機,四驅版搭載兩臺,單電機功率為134kW(180PS),扭矩為270N·m;雙電機功率為175kW(238PS),扭矩為391N·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E-CVT變速箱。
先說說插電混動本田CR-V的駕駛感受,作為直接對手,CR-V插混的價格與其相仿,不過動力沒有RAV4榮放雙擎E+強勁,油門踏板偏重,而且由于加入了電池包,所以底盤變重了很多,這對較軟的懸架調校并不是個好消息,最重要的,CR-V插混的油耗并沒有降低很多,而且由于油箱過小,所以即便是滿油的續航里程也不盡如人意。
再來說說RAV4榮放雙擎E+,油箱55升,與油車大小相同,兩驅版純電續航里程為95km,四驅版為87km,相比較歐洲競品也多了很多,并且動力水平也很優秀,四驅版0-100km/h加速時間為7.4秒(兩驅版為9.1秒)。
相比較雙擎版本,插電混動版的發動機介入時轉速會較低一些,感覺噪音沒有雙擎那么大了,而且純電駕駛時的動力明顯更加充沛,發動機介入動作很小,基本沒有存在感,不過小排量自然吸氣在后段加速時會受到車重的影響,而那時候電機已經幫不了車什么了。
RAV4榮放雙擎E+擁有三種工作模式,分別為自動模式、HV混動模式、EV純電模式;三種駕駛模式,分別為經濟、標準和運動。日常駕駛默認為自動模式+標準模式。油門踏板明顯比本田CR-V輕了很多,初中段動力響應很快,動力基本上都是隨叫隨到,而CR-V插混的動力響應則會稍微弱一些。
RAV4榮放雙擎E+的電池包基本都放置在底盤的位置,高速過彎的時候會感覺車尾的跟隨性比本田CR-V好很多,同時底盤更加扎實了,不過比起燃油版簧下質量加重,車身靈活性會打折。但是由于使用了更高強度的鋼材,所以底盤整體剛性影響不大,甚至比燃油版更好。
懸架結構沒有變化,但是跟本田CR-V有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調校過軟了,所以雖然照顧了日常駕駛,但是由于車身加重,所以此時需要支撐性更加強的懸架調校,來抵抗由電池包帶來的負擔,所以由此可見,即便是動力很強大,這臺車依舊只適合慢慢開。
RAV4榮放雙擎E+搭載18.1kWh的三元鋰電池,曾有其它媒體表示其綜合續航可以達到1400km,從實際駕駛感受來看,是有這個可能的。
電子四驅系統只用于驅動后輪,而前輪由電機+發動機驅動,從試駕感受來看,這臺車的極限確實變高了,而且后輪的扭矩比汽油版高很多,所以脫困能力理論上也會高一些,電池組并沒有影響底盤平整度,所以通過性沒有受到影響。
亞洲獅和RAV4榮放雙擎E+的出現,彌補了豐田產品線的不足,這一舉措不僅讓一汽豐田品牌的競爭力加強,同時也避免了德系車一家獨大的市場環境。作為本田CR-V的老冤家,一汽豐田RAV4榮放雙擎E+有著更長的續航和更好的操控,同時在價格方面也有一點點小優勢,所以這個級別市場接下來的競爭一定會非常有趣,我們拭目以待。(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宋楓樺)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