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0后再無3系? 測寶馬325Li M運動套裝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E90后,再無3系”這句話作為鍵盤車迷們口口相傳的“真理”,從F3X車系(上代3系)上市時一直傳到現在。寶馬似乎聽到了群眾們的呼聲,宣稱新一代3系的運動性較F3X車系有明顯提升。近日,底盤代號為G28的新一代3系長軸版車型來到了編輯部,小編將通過詳細評測,看看它能否再續前輩們的運動傳奇。
本次評測車型為2020款寶馬3系 325Li M運動套裝,官方指導售價為34.69萬元。值得一提的是,該車為個人車主提供,車況優秀,但內外存在一定的改裝(機械部分未作改動),需要各位讀者留意。
●關于新一代3系的文章,請戳這里
坐進駕駛席,我們能明顯感覺新一代3系在開敞感上的表現一般。雖然保持了較低的坐姿(駕駛員手掌能摸到地面),但與較高的窗線、平坦而舒長的引擎蓋結合在一起,對駕駛員觀察周邊路況/判斷車頭左右角距離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而言之,這一代3系開起來的“大車感”比歷代產品更明顯了。
動力方面,當年的E90 325i車型(兩代前的老三系)上,裝備著代號N52B25的直列六缸自吸引擎。那臺引擎綿綿不斷的162kW輸出,以及絲般順滑的運轉質感,是很多人對于寶馬引擎的終極理解。
經過兩代車型的進化,從N52六缸自吸引擎到B48四缸渦輪引擎,同是25尾標,運轉質感的落差還是有的。在你按下點火開關的一剎間,伴隨著輕微的車身抖動,這副B48引擎雖利落地完成了點火,但頻率更疏、聲調更低沉的排氣脈沖,依舊與綿密的六缸引擎不能相比。
將趁手的“小雞腿”檔把拉入D檔時,與它的前輩類似,冷車啟動狀態下的新一代3系,有一定幾率會出現闖動感。雖作為一輛主打運動性的車型,這種闖動感無傷大雅,但不禁令人思考這是否是ZF變速箱的“祖傳”特性?
在怠速運轉下,新一代325Li的行進速度符合駕駛員期待,不會再出現E90 325i那種默認掛在2擋、一松剎車便自動加速到接近20km/h的急躁怠速設定;而液力變矩器亦在走走停停的路況中表現不錯,提供柔順可控的感受。在科技的進步下,運動轎車用來城市通勤,不再是件苦差事。
無論在NORMAL還是SPORT模式下輕踩油門踏板,這臺低功版B48引擎都能展現出相當不錯的轉速響應性,轉速表的指針/排氣聲浪的變化隨時緊跟你右腳的動作,很容易獲得人車合一的節奏感。畢竟寶馬深諳,整個動力總成的響應性,是以引擎轉速響應性為核心的。
但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新一代3系的油門踏板初段有些過于靈敏,駕駛員在起步時踩多了些許油門,整輛車就會像日韓系車型那般猛竄出去,缺乏德系車型慣有的線性發力感,有種“車比人惡”的感覺。但小編在回憶了一下,歷代3系的油門調校都是如此,已經成為了一種家族特性了;再說,這種設定對于駕駛員“黃金右腳”的塑造也有著不錯的促進作用。
與其它同款8AT變速箱的寶馬車型類似,整套動力總成在巡航-全油門Kicked down加速(例如60km/h-120km/h)的表現上幾乎無可挑剔。它們能在彈指間完成變速箱摘下7擋—引擎轉速狂升3500RPM—變速箱搶進2擋—兩者結合猛沖出去的過程,并以良好的NVH隔絕措施,風淡云輕完成急加速的任務,令人無可挑剔。
而在佛系駕駛時,這套B48 2.0T+8AT的動力總成的平順度令人印象深刻,變速箱的升檔動作平滑而迅速。它既能達成符合駕駛員心意的加速度,也能將轉速穩穩地“壓”在1000RPM出頭,以積極升擋來提升燃油經濟性。可以,這非常寶馬。
在歷代寶馬3系被人詬病最多的行駛舒適性上,新一代325Li表現出奇地好,在剛性較上代增強50%的車架加持下,整副底盤就像百煮不爛的牛筋般柔韌。它的避震器不再像歷代車型那么梆硬,壓過障礙物時不會再出現“硬碰撞”的質感。但我們依舊能感受得出,整副底盤的幾何設定十分高明,無論在直線還是在轉彎時壓上障礙物,均能很好地維持當前方向,不會“自亂陣腳”出現左右搖晃。總而言之,新一代3系四平八穩的駕乘感,活脫脫就一“小5系”。
究其原因,新一代3系無論在軸距(+41mm)還是寬度上的增幅均十分明顯(前輪距+43mm,后輪距+21mm),底盤幾何極限更為寬裕了;同時,更軟糯的彈簧、阻尼力更輕柔的避震筒、不再存在的后防傾桿,對大沖擊的處理亦更顯“以柔克剛”的本色,基本能做到上下跳動一次吸收,對后排乘客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而在轉向手感的營造上,新一代3系的“電子味”屬歷代最重,而指向性也稱不上凌厲,打方向需要先“蒙”一下。無論是在低速下過于輕柔/高速下阻尼過假,亦或是方向盤迅速追加輸入時呈現的“粘滯”感,似乎與運動二字不太沾邊。而在轉彎時遇上顛簸路面,你能明顯地感覺到這副底盤采用了更軟的襯套,營造方向盤與車輪的韌性連接感,此前“直接用方向盤掰輪子”的溝通感不再。
要知道,這種“先把路感先全部隔絕,再營造一些電子味回饋”的做派,相比E90 3系那“路感過多”的液壓助力標定,可謂走向了舒適性的極端。你很難通過方向盤,掌握前輪的細微動態了。
當然了,這種削弱路感的設定,對于絕大部分的駕駛員來說不見得是件壞事,畢竟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何為路感二字,只會喜歡一根手指就能打動的“好”方向盤。因此,新一代3系在狹小車位大幅掄方向,還是在高速路上巡航時,不會像E90 3系“健身器材”般折磨人:挪車挪出肱二頭肌+一身臭汗、開上一兩百公里高速便手腕酸痛的“硬核運動感”已是過去時。
高速過彎時,新一代3系的車身雖有往外推出的傾向,但4個車輪依舊能穩當地接地,共同分擔抓地力矩,前/后軸的整體感可圈可點,基本不會出現甩尾等危險跡象,底盤極限較高。此時,我們能很好地理解寶馬為何堅持50:50的前后配重。
但值得指出的是,盡管體重較上代減輕了55kg之多,新一代3系在激烈攻彎時因缺少了后橋防傾桿,底盤還是顯出了疲態:前后輪雖穩穩地抓地,但側向支撐力不足所引發的較大側傾,給人感覺甚至像是在駕駛著更大、笨重的6系GT車型,令駕駛者不由得放慢速度,再無歷代3系“快刀切豆腐”的凌厲感。
而在剎車腳感的營造上,新一代3系屬于實力很強,但需要駕駛者適應的類型:剎車踏板有著幾毫米的空行程,且在空行程與實際行程的過渡上做得一般,容易出現輕踩不減速,稍微重踩便剎車力道陡增,拉扯感會較為明顯。但隨后的測試中證明了,新一代3系的實際剎車效能依舊可圈可點,給人的信心并不亞于同級別的對手們。
當然了,好消息還是有的。新一代3系在巡航時的NVH抑制堪稱驚喜。無論是風噪還是胎噪,甚至是來自引擎艙的噪聲,都被一一隔絕在車殼以外,速度計就像虛標了似的,車內乘員所感知到的噪聲增大遠慢于速度的提升。此后的測試部分,也證明了這點。
總而言之,在日常駕駛時,新一代3系已“泯然眾人”。除開依舊是同級別No.1的動力總成響應、越級的NVH效果外,在寶馬品牌主打的運動性上令人失望,已經找不回當年E90世代時的雷厲風行,開起來頗有現款G38 5系長軸版車型的味道。
5系開起來像7系,3系開起來像5系。眼看著3系變成這般模樣,小編不知道是該贊還是損。
關閉ESC系統進行繞樁時,新一代3系長軸版這種完全偏向于舒適的懸掛設定,顯著削弱了對車身的約束能力,車身顯得較為累贅,跟不上激烈的節奏,與E90世代隨心所欲的操控感不可同日而語。缺乏側向支撐力(極有可能是后橋取消防傾桿的“鍋”)的后果,便是急打方向后會出現明顯的側向重心轉移,以及兩側懸掛的劇烈拉伸,但好在每條輪胎均能穩穩地抓住地面。
得益于圈數較少的方向盤,新車車頭的指向依舊比較“快”,能迅速地改變車頭指向,完成穿插的動作,但路感的保留還是差了些,不好判斷極限何時到來。同時,前排座椅的側向支撐性中規中矩,在激烈駕駛時還是缺乏包裹感。
前面已經提到過,這代3系在日常行駛時有輕微推頭的傾向,能在繞樁時幫助駕駛員更好地控制走線,做出更快的繞樁成績。但如果駕駛員對油門的控制不甚精湛,它也會以調皮的尾部橫移來回應,與日常的前驅家用車反應完全不同,需要駕駛員細膩地救車。到這個環節,3系“駕駛者驗金石”的屬性還是相當明顯的。
新一代3系在大幅轉向時突然松開油門,沒有普通后驅車型車尾易打滑失控的弊病,只因這軟糯的后懸掛擁有較大的懸掛行程,在50:50配重比的輔助下,基本不會因重心前移而導致后輪失去抓地力而自亂陣腳的情況。
在65km/h切過樁桶時,新一代3系的車尾跟隨性還是非常不錯的,給人“車頭能過去,車尾也一定能過去”的信心。最直觀的反映是,誤判撞倒樁桶的頻率也低了很多,哪怕有著2961mm的超長軸距(較上代車型增加41mm之多),整體走線依舊干凈利落,駕駛樂趣還是非常充沛的。
得益于可完全關閉的ESC系統,以及恰到好處的馬力輸出,新一代3系在繞樁時屬于底盤極限比動力高的表現,整副底盤依舊具有不錯的潛力可供挖掘。相信,在加裝后防傾桿、換裝4支阻尼系數更大的避震器,新一代3系的底盤潛力會得到更充分的發掘。
新一代寶馬3系暫時全系搭載B48 2.0T直列四缸發動機。該引擎與末期款F3X 320i車型所搭載的同代號引擎相比,著重優化ECU調校,在135kW(184PS)輸出不變的前提下,扭矩從270N·m提升了30N·m到了300N·m,但最大扭矩平臺略微收窄至1350-4000rpm。
兩代寶馬3系引擎輸出對比 | ||||
車型 | 峰值馬力 | 峰值馬力對應速 | 峰值扭矩 | 峰值扭矩平臺 |
19款 F3X 320i | 135kW(184PS) | 5000-6500rpm | 270N·m | 1350-4600rpm |
20款 G2X 325i | 135kW(184PS) | 5000-6500rpm | 300N·m | 1350-4000rpm |
雙渦管單渦輪增壓、Valvetronic無極升程控制、Dual-VANOS氣門相位可變、電弧絲氣缸表面處理、活塞偏置設計、軸瓦IROX涂層等眾多高新技術,都能在這臺B48引擎上找到。這些高新技術的加入,為這臺B48引擎帶來了極佳的轉速響應性,以及較為優秀的油耗表現,綜合性能位居同級前列。
換擋速度/平順性/耐用度均可圈可點的ZF8 AT變速箱,與B48引擎緊密結合,在三種駕駛模式下的匹配性上均做得相當不錯,很好地翻譯出了這幾種模式的“字面意思”。但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3系的機艙并未配備任何隔音棉,光禿禿的機蓋實在對不起該車的售價,成為機械設計上為數不多的槽點之一。
懸掛方面,新一代三系采用了雙球節前懸掛,可提供更大的轉向角,減少轉彎半徑(基本能在3條車道寬度內完成調頭);而多連桿后懸掛雖因取消后防傾桿帶來側向支撐力下降,但做工、幾何設定、實際抓地力的表現可圈可點,在舒適性方面的表現亦十分突出,就是不太像寶馬品牌一貫的風格罷了。
當然了,哪怕新一代3系開起來多么“居家”,高質量的95號汽油還是必需的,就跟這4條225/45R18的固特異EAGLE F1高性能輪胎一樣,閃耀著滿滿的金錢味。好性能的背后,后期維護成本也會隨之上升。
●百公里加速測試
在關閉ESC系統+彈射起步的方式下,新一代3系在憋轉速至2800RPM時,能達成最高的彈射效率。此時,后輪的打滑較為輕微,能迅速恢復抓地力,充分利用184PS的馬力。最終的7.68s的破百時間,亦較官方的8.1s快上了不少,但較F3X世代車型幾乎沒有進步。
在起步時的姿態控制上,新一代3系的表現堪稱無懈可擊,前后懸的拉伸幅度十分小,車里的乘客亦不會人仰馬翻。值得一提的是,ZF 8AT的變速箱設定較為激進,在1擋升2擋時不會切斷動力,營造出“踹你一腳”的感覺(約3s時加速度躍升),有著寶馬味十足的性格特征。
●百公里制動測試
百公里制動測試中,新一代寶馬3系的姿態控制同樣得體,點頭現象處于能夠接受的范圍內。而得益于前2后1活塞的剎車系統及4條固特異EAGLE F1高性能輪胎,制動力十分充沛,同時ABS界入點較后,能給到駕駛員不錯的信心。
●噪音測試
在噪音測試中,新一代寶馬3系獲得了極佳的成績,對胎噪/風噪/引擎噪聲的隔絕均十分到位,無論是怠速還是三個測試速度值的表現均十分的亮眼,追上甚至趕超了更高一級車型的隔音水平,0.23cd的過人風阻系數可謂是勞苦功高。
俯瞰新車車頭,我們能明顯感受到新一代3系在繼承F3X 3系“寬+扁”的基調上,向E90 3系學習,整體觀感變得更為厚實、飽滿,能給人歷代車型中最強的氣場。說白了,就是這套外觀很顯“大”,大有像5系靠攏的意思。
歷代3系車型,從不是同級別中設計感最佳的,但新一代3系迫切想拋掉這個“祖傳”包袱。修長而平坦的引擎艙蓋、四平八穩的飽滿車身、短促而調皮的車尾,新一代3系在運動感與豪華感的兼顧上相當地老道,沒有任何令人感到不快的設計元素??梢?,這很英俊。
寶馬車每次換代,鼻孔自動變大一號的規律不提也罷,但新一代3系依舊能為我們帶來不錯的新鮮感:相比“張牙舞爪”的上代M Sport套件,新一代3系明顯斯文許多:點到即止的前唇、尺寸夸張的霧燈區域,在很好地點出運動感之余,也與整個前臉的形象更為協調。而可變格柵格柵的加入,既保證了低速下引擎艙能有源源不斷的新鮮空氣,亦能在高速行駛下有效地降低風阻,輔助達成驚人的0.23cd風阻系數。
在頭燈組的設計上,能看到寶馬工程師們加入了更多“大氣”的手筆:晶瑩剔透的“開眼角”燈腔輪廓,成為了進氣格柵向兩側延伸的視覺紐帶,很好地塑造了更為立體的前臉形象。而燈組內部的全LED發光單元(未來或可選裝激光大燈),亦在精致感與實際照射效果的兼顧上做到了極致。
什么?你想要天使眼大燈?下面兩條LED燈條不就是致敬的元素嘛……
短促的前懸、慷慨的“Dash to Axle”(前軸到防火墻)距離、充沛的乘員艙尺寸、合適的后輪/后備廂比例,營造出標準的運動后驅轎車比例,這也是歷代3系所堅持的原則。但非要挑刺的話,前后各4指的懸掛行程(E90 325i為前3指,后2指)、綿軟無力的雙腰線、過高的窗線/過窄的窗戶凈空、略顯冗雜的“變種霍夫曼特拐角”,既提升了車輛的視覺重心,而且對運動性的營造也不甚到位,成為新一代3系外觀上的最大槽點。
造型犀利的后視鏡,有著勝似飛機機翼的設計感,與略微外拋的雙五輻M運動輪圈相得益彰,很好地點出了3系的運動屬性。簡潔大氣,用來形容它們再合適不過了。
盡管某些角度看上去較顯臃腫,但不可否認的是,新一代3系的車尾設計感相較F3X 3系有著顯而易見的進化:恰到好處的小鴨尾營造出了十分對味的運動感,而下沿的熏黑式尾燈設計,亦很好地突出了L字形剎車燈帶的設計感;不僅如此,尾箱蓋下沿與兩側示寬燈齊平的折線,以及保險杠上豐富的肌肉輪廓,無一不是寶馬品牌對于運動感營造的獨到見解。
從個性十足的單邊雙出圓形排氣管,到雙邊雙出的梯形排氣組合,新一代3系在“主流設計”的道路上走得愈來愈遠,滿足到了更多潛在買家的審美需求。畢竟,近幾年寶馬品牌一直在向豪華與大氣靠攏,3系的定位自然也會離“不食人間煙火”的運動轎車漸行漸遠,變得像“小號5系”的萬金油車型。
就憑這一套外觀,新一代3系想不大賣都難。
出經典而彌新,是對新一代3系內飾的最佳概括。全新的M方向盤、全液晶儀表盤、略微向駕駛員傾斜的中控臺、各處邏輯清晰的按鍵、全新的“小雞腿”檔把,相信對于熟悉寶馬的車友們,一定能迅速上手,幾乎沒有學習成本。
大小/粗細適中、手感細膩的M運動方向盤由真皮包裹,無論是用料及人機工程學均無可挑剔;而兩側的多功能按鍵,相信也是寶馬聽取市場建議進行優化的結果。畢竟,一鍵切換歌曲的功能還是經常用到的,寶馬終于把它搬到方向盤上了。
在全新處理芯片的支持下,全液晶儀表盤的顯示樣式得到了更新,可顯示的信息十分豐富(但很明顯弱化了時速表和轉速表的存在感,易讀性遜色了不少),甚至包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娛樂信息,且不同駕駛模式切換后對應的背景顏色也會有所變化。至此,寶馬的全液晶儀表盤不至于被車迷們吐槽“液晶顯示的機械式儀表盤”了。
同時,運行iDrive 7.0系統的中控車機采用了全新的UI設計,在左側增加了快捷導航欄,主頁上的菜單大項也采用了雙層顯示,甚至還強化了上推菜單的存在感。不僅如此,標配的藍牙無線Carplay亦十分好用,免去了常備數據線的煩惱。
但值得指出的是,iDrive 7.0系統這套新UI在桌面選項的易讀性上嚴重開倒車,紅白雙色的圖標輪廓非常容易讓人眼花繚亂,雙層圖標的排布也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找不到所需選項可謂家常便飯,讓人懷念起6.0系統的簡潔明了。
以寶馬的做事風格,中控臺的功能分區邏輯,必然是很規整的。瞧,在空調出風口周圍,就有你所期待的空調控制面板,給你足足11個實體按鍵;在空調控制面板的下方,必然是支持觸摸感應的多媒體系統快捷按鍵。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空調控制面板,特別地反人類,中間調節溫度/風向/風力的幾個按鍵面積特別小不說,還沒有任何區分度,盲操調節空調溫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僅如此,缺乏MAX A/C(一鍵迅速降溫)以及SYNC(溫控同步)的實體按鍵,實在是非常惱人,更別說空調的制冷能力依舊差強人意(開20°C≈日系車的27°C)。
小小一張排擋區的照片,便將新一代3系內飾的科技進化闡述了大半:“大雞腿”檔把被更圓滑、低矮的“小雞腿”檔把所取代;一鍵啟動/自動啟停關閉的按鈕也被從儀表盤側面移至檔把左側;F3X車系上的機械手剎被電子手剎+Autohold功能所取代;iDrive 6.0系統也被更新的7.0系統所取代,連操作區域都取消了單獨的按鍵,改為類似于家用洗衣機的整體式面板……
但問題,就出在了這塊整體式的面板上……第一,整塊面板的整體性較強,想按下諸如COMFORT模式之類的按鍵,需要大力地按下,很容易按得不夠力根本達不到目的;第二,沒有任何手感區分的按鍵堆簡直就是盲操時的噩夢,在iDrive系統的快捷按鍵(例如HOME / BACK)上體現的特別明顯,駕駛員很難不將實現從路面上移開,才能確認自己沒有按到別的按鍵上,然后用力按下時,又會出現第一點的問題……如此使用下來,小編更為喜歡6.0系統的全實體按鍵的操作模式,交互體驗更為高效。
按鍵式的車燈操控面板、符合人機工學的風琴式油門踏板,分別是新一代3系變與不變的代表之作。但小編認為,寶馬邁的步子太大了,將順手的旋鈕式車燈控制拋棄掉了,實在令人可惜。
大面積軟塑料/木紋貼片/金屬元素/仿皮材質的大面積使用,著實將3系從此前“傻大黑粗”的內飾基調中拯救了出來,無論在觀感還是在觸感上均有著立竿見影的進步,相比同級別對手不再處于“被動挨打”的地步,但也成不了同級別的No.1。
坐進離地較低的前排座椅,盡管只擁有較為普通的8向電動調節(腰部支撐以及靠背包裹功能需選裝),但整張座椅的人機工程學設計優良,填充物以及表面的仿皮均偏軟,能在手動腿托的輔助下提供極為優秀的腿部/腰部支撐性,非常適合長途駕駛。
坐進寬大舒適的后排座椅,無論是坐墊長度/填充物柔軟度、亦或是坐墊/靠背的幾何設定,均向自家大哥5系一一看齊,乘坐體驗達到了同級別車型的最優水準。同時,2961mm軸距帶來了大得離譜的腿部空間,為后排乘客施展二郎腿提供了條件。但美中不足的是,受制于傳動軸的布置,坐中間的那位乘客還是稍微憋屈了點。
后排乘客即可吹著單獨控制的空調系統,欣賞著多色氛圍燈、精致內飾用料,從寬大的門版杯架上拿出飲料,用藍牙無線Carplay播放著自己喜歡的音樂,并不由自主地翹起了二郎腿……如此景象,哪怕在F3X世代3的3系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寶馬對于3系定位的轉變,可見一斑。
新一代3系在舒適度、豪華感上的革命性進步,徹底將3系=運動的理論直接推翻。歷代只為駕駛者服務的3系,自此磨平了自己幾乎所有的棱角,以擁抱市場需求的態度,變成了一輛幾乎在各個方面都足夠好的“水桶車”。熱賣的程度,也僅僅取決于鐵西工廠的極限生產能力罷了。
從硬核運動的E90,到平衡為上的F3X,再到市場為王的G20。寶馬一次次的為市場而妥協,換來了皆大歡喜的高銷量,以及車迷們一聲聲“E90后,再無3系”的嘆息。
3系還是車迷們心中那臺“駕駛者之車”嗎?這個問題,相信大家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秦子鈞)
●鳴謝車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