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降價背后是什么?
單純而言,汽車的價格降下來了,對消費者是好事,但是消費者對降價背后還是有各種各樣的揣測,對于降價車看法不一。
長春市民張華說,自從聽說某個牌子的汽車將優惠1萬元,就忙著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一些要買車的朋友,大家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相約從外地來買車?梢晃粯I內人士卻給她澆了一盆涼水,使她幫朋友買車的熱情無影無蹤了。
這位業內人士說,此款車降價是廠家的一種營銷策略,此款車將作為“絕版之作”不再生產。這樣車子一旦出了問題,維修等各方面都不便。此次采取“清倉大甩賣”,也是為將要下線的新車讓路。
媒體上“減配置降價”的報道也讓消費者心有余悸。如果降價的幅度大于所減配置價值,那么消費者買車無疑是合算的。如果相反,消費者就掉進了降價的陷阱,以后會遭遇各種各樣的麻煩。
在第三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消費者,部分人表示,在購買降價車時,還是要看仔細,最好找內行人把把關。
現在汽車廠家降價的這么多,也很難分清哪一個是“做秀”,哪一個是真正的實惠。普通消費者離廠商比較遠,信息并不靈通;加之并不掌握汽車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從汽車華美的外表下看出“門道”不容易。
一位姓劉的消費者說,無論降價還是不降價,廠商都應該真正地給老百姓一些實惠,不要用“明降暗升”的把戲,否則隨著消費者的日漸成熟,就不會再買廠家的帳了。
消費者在“買”與“等”之間徘徊
車價一降再降,仍有部分消費者在“買”與“等”之間徘徊。是該等待繼續降價,還是趁某一輪降價潮時購買,他們拿不定主意。
在第三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長春市民孫飛拿著一個本和筆在各展臺間穿梭。他說,要收集大量的信息,比較每款車降價的幅度,再咨詢一些專業人士,看看現在買是不是劃算,然后再作決定。
孫飛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吸取了一個朋友的教訓。他的朋友在6月初買了一輛“紅旗世紀星”,3天后這款車車價大降4萬元,讓人后悔不已。汽車可不是一般的日用消費品,他要花掉半生的積蓄,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衡量,以免重蹈朋友的覆轍。
面對降價,汽車經銷商的心態是矛盾的。降價時經銷商總會受到來自廠家和消費者的雙重壓力,既希望通過降價打開市場,又害怕引起消費者的持幣觀望。長春市一位經銷商表示,大幅度降價之后,許多降價前買車的客戶紛紛來電表示不平,有的還要求補償經濟損失,但對于經銷商來說,向廠方爭取促銷優惠已屬“急顧客所急”的表現,除此之外,很難再為消費者爭取到更多的優惠。
汽車降價,對于降價前購車的消費者而言,這個果子多少有幾分苦澀。據北京一家知名汽車網站統計,從5月份到現在,已經有近20多個品牌、60多款車型降了價,幅度少則五千、多則數萬元。許多消費者都有剛買完車就遭遇大幅降價的經歷。
有人估算過,2006年底國內車價將同國際市場大致接軌,幾乎所有車型的價格都將每年自降20%左右?上攵,今后數年中,降價前買車的懊悔將會無數次重演。
降價是市場競爭者的慣用手段,市場是無法預測的,廠商究竟會何時降價,消費者是無從知道的,所以消費者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最好定出自己的心理價位,購得汽車,也就不會后悔了。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