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時代 一位接近
豐田的人士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此前,扣除關稅影響,
豐田在中國的車型定價與其在日本國內的定價比率是1.2:1,甚至更高,
銳志基本上是1:1,而明年
廣州本田的
佳美,很可能是0.95:1——0.97:1。
一切跡象表明,超低價格入市的銳志把豐田品牌帶入了低價時代。
據記者調查,銳志的原型車MARKX僅在日本生產,扣除消費稅等費用,售價在234萬日元到340萬日元之間,大致相當于17.1萬元到24.8萬元人民幣(按照目前100日元兌7.3人民幣的匯率計算),加上目前中國汽車進口零配件15%左右的海關關稅,銳志的價格事實上已經和日本國內持平。
毛利悟和王法長承認,為了確定銳志的價格,他們廣泛聽取了包括消費者、
經銷商和媒體在內的各方意見。其中一項調查是,
一汽豐田公關主管李湘等從6月6日到7月29日走訪了
北京、上海、西安等7個城市的270多家媒體,征詢意見,同時為即將上市的銳志預熱。
“關于銳志市場價格的制定,我們經過了大量的市場調查。”毛利悟多次對記者強調。王法長則笑道:“我們不說它(銳志)價格低,我們認為它性價比極強,價值極高。”
在被問及豐田是否從此轉入低價戰略時,王法長強調:“我們一直在按照市場來定價,關于每款車型價格的思考路線沒有改變。銳志上市前的程序,包括市場調查等,與我們此前每款車型上市的程序相同。”
顯現零部件優勢 對于其他廠家來說,類似于銳志的低價必然導致零配件供應商的不滿,而讓零配件商做出巨大的讓步十分困難。
豐田則不同。因為豐田的整車廠進入中國之前,其零配件體系的搭建已基本完成。在
天津一汽豐田,所有供貨的零配件
廠商,80%以上都是豐田100%控股,另外8%到9%為豐田控股90%以上,只有極少數零配件廠商是和天津當地廠商共用的。
這就意味著,豐田在零配件體系中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而豐田能夠在中國進入低價時代,這是一個基本的保證。
豐田中國總代表服部悅雄看得更明白,“別人都看到我們進入中國早,合資晚,將近20年的時間,我們并不是什么都沒作,相反在零配件領域,我們做得相當扎實。”
同時在物流供應上,由于天津零配件產業集群已經成型,所以對于地處天津的豐田第二工廠和未來的第三工廠而言,生產問題已經得到相應的保證,不會遇到其他跨國公司遇到的國產化率問題。以銳志為例,銳志開發工程師大井敏裕告訴記者,包括生產銳志所用的鋼板都是在中國生產的。
隨著銳志價格的公布,即將投產的銳志將極大程度上滿足第二工廠的產能。毛利悟說,今年銳志的銷售目標是1萬臺,而事實上,銳志從上市到年底,已不足兩個月的銷售時間。按照這樣的銷售速度粗略推算,銳志明年的銷量目標將在每年6萬輛以上,甚至會達到10萬輛。
如此,銳志很可能取代月銷量在4000輛左右的
花冠,成為明年豐田的主力車型。毛利悟相信,銳志將會占到
一汽豐田銷量20%-30%的比例。
這樣,豐田的整個盈利重心將向中高級車型轉移,而相應地,短期內放松對經濟型轎車市場的沖擊。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豐田的三大主力車型中,
威馳的銷量持續下滑,同比下滑超過30%,從原來市場排行的第四位滑落到倒數;花冠在去年3月份推出之后,今年1—7月份增幅盡管高達近60%,但隨著
伊蘭特、
凱越領先優勢的確立,
日產TIIDA、
標致307以及
賽拉圖和
福特福克斯等新老對手紛紛加入戰團,花冠的優勢有些收縮。
一汽廣汽之爭? 由于一汽豐田銳志的低價入市,有業內人士紛紛擔憂,銳志可能對
廣州豐田特別是明年
佳美的上市產生影響。
“這是一款佳美之上,
皇冠之下的車。”毛利悟這樣定位銳志。
毛利悟認為,銳志和佳美不可能造成爭奪。“首先,我們的銳志在開發之初就與佳美的設計
理念不同,雖然同為豐田系列的
中級車,但是明顯地,是為細分市場設計的兩款截然不同的車,佳美是給成功人士給企業領導者設計的突出舒適性的座駕,而銳志的目標群是那些充滿活力,有實力的正在走向成功的年輕新銳,要的是一個駕駛的感覺。”
“至于價格競爭,即將國產的佳美不是我們公司的產品,它的價格如何制定與我們沒有關系。”毛利悟說。
事實上,為了避免二者的競爭,豐田把王牌中級車——佳美投給
廣汽豐田之前,已經把其
排量定位為2.0升和2.4升兩款,避開了與銳志的正面競爭。
無論銳志的低價戰略是否給佳美出了一道難題,目前正在各自擴張銷售網絡的一汽和
廣汽,尚需豐田相當手段的平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