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1日,第一輛Mazda 6緩緩走下了位于長春的一汽轎車組裝線。雙方高層悉數亮相,新聞媒體也是鋪天蓋地的爆炒,風頭大有超過廣本新雅閣,通用君威之勢。
其實一汽轎車和馬自達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一汽轎車的紅旗品牌雖然被稱為“中國轎車第一品牌”,但是近年來的市場表現實在難以令人滿意,和同門兄弟一汽大眾早已不在一個檔次上,就是奇瑞,吉利這些小弟弟的市場占有率也超過了一汽轎車。所以一汽轎車急切希望輸入新鮮血液以圖東山再起。對于馬自達而言,盡管公司歷史悠久(1920年成立),在技術研發領域,曾經創造了日本乃至世界的“多個第一”,在日本國內汽車企業排名曾一度占居第二。但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馬自達卻陷入了長達十年的經營危機之中。2001年福特指派劉易斯出任馬自達CEO,通過實施“新千年計劃”,2002年終于實現扭虧為盈。為了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馬自達也是毫無保留的拿出了Mazda 6這張王牌。

Mazda 6可以說是馬自達的救世主,在日本本土和歐洲市場反映可以用“超乎想象,異常火爆”來形容。就車輛本身來說,Mazda 6還是具有相當高的設計和制造水準,Mazda 6的開發是基于一個全新的平臺,假想競爭對手直指寶馬3系列。在外觀設計,高科技裝備,內部空間,動力性能,安全性能和裝配工藝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
但是是不是說Mazda 6就可以在未來的中國汽車市場上橫掃千軍呢,到目前為止,筆者對Mazda 6的前景還是持謹慎樂觀態度。主要有以下三個制約因素:
2003年中高檔車供需情況發生改變
2002年中高檔車廠家可以說是和氣生財,基本上都是產多少,賣多少。而且價格戰也不如經濟型轎車那樣慘烈。上海大眾帕薩特銷量超過7萬輛,上汽通用別克,廣本雅閣和風神藍鳥的銷量也達到或超過4萬輛。在2002年火爆市場的刺激下,現有廠家今年紛紛擴大產能,調高計劃。帕薩特計劃產銷9萬輛,廣本新雅閣定在7萬輛,風神藍鳥計劃增加2萬輛。再加上將于今年上馬的北京現代,一汽轎車Mazda 6,一汽奧迪A4,還有計劃今年上馬的華晨寶馬3系列。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今年國內中高檔轎車廠家產量的增加量肯定會超過市場需求的增加量,所以今年的日子就沒有去年好過了,某些廠家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沖擊。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