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內汽車企業紛紛開始重視自主創新這一話題時,位居中國西部一隅重慶的長安汽車集團已經默默地在自主創新這條道路上探索了七年之久。盡管長安對于自主談得少,但并不代表長安做得少。事實上,長安已經在國內汽車企業自主創新方面遙遙領先。目前長安汽車的自主開發能力已經達到了S5級,僅次于底盤、發動機、外形等一切設計全部自主的S6級水平。近日,記者就自主創新的話題采訪了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總裁尹家緒。
記者:目前國內重視自主創新的汽車企業大都缺少合資公司,長安已經擁有福特、鈴木、馬自達等多家合資伙伴,為什么還會如此重視自主創新,你的研發動力是什么?
尹家緒:軍工企業的使命感。長安與其他汽車企業所不同的一點是,長安是特大型軍轉民骨干企業。多年來,長安堅持走軍民結合道路,取得了軍民品的協調發展,成為了軍轉民企業的成功典范。作為一家軍民結合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長安在軍品科研生產上深刻地認識到了自主開發的重要性。只有自主,中國的國防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主,中國的軍工企業才能與世界軍事革命新潮流一比高下。正是因為有著軍工企業獨立自主性強的血統和汽車自主開發的傳統,因此,長安對自主知識產權的認識可以用“深入骨髓”來形容。
記者:今年11月11日,長安第300萬輛汽車下線,成為國內第四家累計產銷量突破300萬輛的企業,這其中小排量汽車占有絕對多數,今后小排量汽車仍將是長安自主發展的重點嗎?
尹家緒:小排量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快速形成自主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由于小排量汽車開發與其他車型相比難度相對較低,開發投入資金相對較少,符合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因此,中國汽車工業要想自主創新,選擇從發展小排量汽車入手是最佳的途徑,長安所推出的第一款自主開發汽車“長安CM8”就是一款小排量汽車。
記者:中國的汽車企業與國外相比,在產品開發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長安如何縮小這種差距?
尹家緒:與外方多年的合作,使長安意識到了盡管中國的汽車企業可以在制造方面與國外競爭對手有實力去拼,但在產品設計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還很大。因此,1998年底,我們就決定與國外的設計公司進行合作,在汽車的設計方面培育自主開發能力。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產品開發平臺,確保長安汽車在世界汽車行業占有一席之地。
記者:長安目前的自主開發產品有哪些?
尹家緒:我們的第一款自主品牌汽車“長安CM8”已經于2004年9月16日在重慶渝北的長安工業園成功投產,今年銷售已經上萬輛。今年年底,我們將在江鈴控股推出一款MPV“陸風風尚”,明年,CV6、CV7、CV11都將投放市場,其中CV6是一款小排量轎車,它與CV11一道將在重慶投產,而CV7是一款經濟型轎車,將在江鈴控股投產。我們在未來數年內還將有多款自主品牌汽車投產。
記者:你經常講,長安汽車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那么在你的心中,長安汽車的核心競爭能力體現在哪里?
尹家緒:第一是成本。長安汽車在微車行業里占有38%的市場份額,但我們的利潤占到了60%—70%,關鍵就在于我們成本控制的能力。今明兩年,我們的成本還將繼續下降30%,以確保在行業內的領先優勢。
第二是自主開發的知識。剛起步時,我還擔心走出去能不能成功,現在我可以說,我們自主開發的車不但有產權,并且真正有“知識”,不會受到任何關于知識產權的起訴或陷入知識產權的糾紛。今年前10個月,我們的專利申請量已經達到543件,平均每天專利申請1.8件,成功地構筑起了長安的知識產權保護網,為中國設計的汽車產品貼上了醒目的中國標簽。
記者:長安是如何將自主開發的知識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尹家緒:在與歐洲設計公司合作的初期,我們就先后派出上百人次技術人員參與到小排量汽車項目的開發中,通過全過程的參與,我們的技術人員逐步了解了產品的開發流程和管理流程,這一時期我們的技術人員承擔了1/3的工作量,并開發出了“長安CM8”。在隨后開發的“陸風風尚”MPV中,我方人員逐漸承擔越來越多的開發工作量。第三款車型的開發中,長安終于達到了“以我為主”的目的,承擔了50%以上的工作量,這款車就是CV6。到第四款CV7的開發中,長安已經承擔了主要的工作量。我始終認為,自主開發,既要有產權,更要有知識,沒有知識的產權是不值錢的。
記者:你能否介紹一下關于長安汽車的開發體系?
尹家緒:在很多汽車企業看來,搞開發,無非就是為了獲得一個一個的新車型。但我們的目的,卻不僅是要得到產品,更要建立長安自己的開發流程,確立長安自己的規范和設計標準。五年多來,從CM8到CV9、CV6、CV7、CV10、CV11,我們的技術人員進行了不間斷的實踐和摸索,一步一個腳印進行自主開發。通過介入并把握一整套完整的整車及發動機開發流程,經過上百萬次的對比試驗和各種模擬分析,長安走完了國際通行的開發流程中的所有環節,終于建立起了完整的設計規范,并基本確立了自身本土化的流程規范體系。該體系一是集成化、全球化的開發資源體系,二是系統化、本土化的流程規范體系,三是數字化、閉環式的協同支撐體系。目前,首本關于自主開發的黑皮書已經在長安誕生。
記者:聽說長安在歐洲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開發公司?
尹家緒:是的,公司設在享有“汽車藝術之都”美譽的意大利都靈。公司除了來自中國的大批設計人員外,還有來自豐田、福特、寶馬汽車等的設計主管,2004年還收購了菲亞特汽車的一個設計小組,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中唯一一家在外面可以接受研發項目的獨立研發公司。
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重慶、都靈和上海三個研發中心以及德國和奧地利兩個工作點,所有研發人員將近1000人。我們在重慶、上海、歐洲三方之間通過中國電信用專門的網絡進行連結,數據庫建立在重慶的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因為時差的關系,研發幾乎可以24小時全球不間斷進行。長安CM8的手工樣車是在意大利制作的,現在CV6和CV7兩款車手工樣車則是在重慶自主完成的,在中國本土汽車企業中,這是第一家。
記者:自主開發是要靠大量的資金投入的,長安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今后還會有什么樣的打算?
尹家緒:目前,長安已經投入30多億元人民幣用于小排量汽車開發。未來幾年內我們將再次投入30億元用于高科技小排量汽車的開發。長安在海外合作項目累計投入已超過1億歐元,其中在意大利投資超過3344萬歐元,成為都靈市第四大外資投資商。2005年,長安汽車的開發投入已經占到全年銷售收入的5%以上。長安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靠自我積累,另外也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募集,今后我們會更多地考慮通過資本市場和產品市場來增加投入。由于長安汽車的成本控制水平在行業內首屈一指,因此長安汽車的贏利能力很強,目前負債率不到40%。
記者:對長安的自主開發,你有什么最為深刻的體會?
尹家緒:自主開發關鍵是要去做。做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這些東西一定要是我們自己的,要擁有全程的知識和成果。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鋪自主產品的平臺,明年是結出豐碩成果的一年。對于長安來說,自主開發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我們有信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且走得更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