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帶來什么?
[
05-4-5 9:43
] 太平洋汽車網
肯定聲音
減少投訴規范市場
官方有關人士:近年來,汽車產品銷售和售后的問題,始終是消費申訴和投訴領域的熱點。投訴內容涉及汽車質量不穩定或存在缺陷、合理退換貨要求被無理拒絕、汽車配件價 格良莠不齊、汽車維修價格不透明和亂收費等。從這個角度說,《辦法》的出臺,不僅合理,而且必要。
《經濟參考報》:《辦法》的頒布是一件好事,它會使汽車終端市場更規范,明確各方責任,增強汽車品牌銷售經營主體的服務意識,避免經銷商相互推諉。這將實現責任追溯,最終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穩定市場,穩定車價
北京某現代4S店總經理:《辦法》將對穩定車市帶來幫助。目前市場價格變動主要來自兩個原因,一是源于不同品牌的競爭,另一個就是一些不規范的經銷商及“車蟲”的操作導致價格波動過大。在很多地方,一臺車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上之前會倒幾次手,進口車甚至被倒8到10次手,這就導致同一個車在不同地方出現價格卻可能有明顯差異。《辦法》實施后,如果監管得力,將有助于整體汽車市場價格的透明和穩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負責人:《辦法》的實施,在短期內將可能提高汽車銷售價格,導致消費者買車成本增大。從長期來看,則可能保持汽車價格的相對穩定。
優化市場格局
某汽車行業專職分析師:《辦法》的實施,將有可能重新整合汽車銷售格局,其結果是淘汰一些以前實力較弱,靠價格優勢生存的經銷商,而留下那些資金雄厚、服務體系齊全的以4S店為代表的品牌經銷商。消費者買車和維護將可能得到更可靠的質量保證。但中國的4S店投入動輒以千萬計,因此在《辦法》實施初期,汽車價格有可能上揚,但從長期看,最終汽車價格將保持相對穩定的走勢。否定聲音
經銷商利益如何保證?
北京汽車流通協會會長盧錦華:《辦法》加劇了廠家和商家之間極不平等的地位。目前廠家和商家的合作協議是一年一簽,所以經銷商隨時可能面臨被取消經營權的“危險”。
上海某4S店負責人:獲得汽車供應商授權后經銷商才能到工商部門登記獲取經營資格。屆時,是否要建動輒千萬元的4S專賣店,車價是多少都將由廠家統一說了算,經銷商稍有違反廠家意愿就很可能被取消授權。可見《辦法》的實施使汽車供應商獲得了完全的主導地位,卻使經銷商處于更弱勢的地位,對汽車市場的發展未必完全積極。
太平洋汽車網網友:辦法成了“促壟斷法”。政策更偏向于廠家,過分強調由廠家制訂市場游戲規則,這無疑在限制經銷商發展,讓之完全聽命于車廠或總經銷商,讓廠商關系更不平等,不利于市場的多樣化。
消費者未必受益
北京某經銷商:目前,國內汽車銷售模式比較豐富,代理制、品牌專賣、汽車賣場等相互制約,汽車賣場是減低流通成本的法寶,能給消費者更多的實惠,而且售后服務在特約服務站中也完全能夠享受得到。而4S店高度的一致性缺乏應有的靈活與方便,在價格上有“商業聯盟”之嫌,服務、配件的高價格更是不利于消費者。有的4S店甚至會出現“店大欺客”現象,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并不一定能夠落到實處。
某準備購車的消費者:根據新的管理辦法,一切都由廠家說了算,一切由廠家定價,經銷商私下打折讓利都不可能了。中國本來車價就貴,現在還必須按廠家的壟斷價來賣,買車的人才是最大受害者。展望與質疑
管理辦法實施后的車市如何?
北京寶鋼汽銷副總經理徐憲成:如果不是4S品牌銷售店的汽車經銷商,在這一《辦法》出臺后都會受到影響,甚至被迫關門。由于4S品牌店的投資大,起碼在1000萬元以上,許多中小經銷商不可能馬上建立起其4S店,只能是另找出路了。
某汽車行業分析師:中小商家何去何從?一是掛靠大的4S品牌經銷商,做它們的二級企業,以此來獲得授權;二是不進行實際的汽車銷售,改做中介和服務,在品牌經銷商與購車者之間牽線搭橋,獲取中介費用。
某進口汽車銷售商:這個政策的影響可能沒想像那么大。在國內激烈的汽車市場,眾多的小規模銷售商是很多廠家必須依靠的。90%的銷售商都沒有廠家授權,卻仍然活得很好,這說明廠家是認可的,這里邊有符合邏輯的利益解釋。現在政府部門突然出一個政策,要讓游戲換個玩法,必然涉及多年來行業內形成的潛規則的改變,能起多大作用還需靜觀。
某汽車經銷商:部分準備離開汽車經銷行業的經銷商可能在《辦法》實施之前,大幅度降價甩賣汽車,這可能會對目前已經較為混亂的汽車市場價格造成更大的沖擊。
對于管理辦法的質疑
某汽車網站網友:《辦法》搞品牌銷售,核心意義集中在廠家“授權”,沒有被授權就不能銷售。但無實施細則怎么授權?沒有相應的細節規定,可操作性差。通篇里也沒有“法”字,違反了怎么辦?保障措施是什么?
某進口車經銷商:《辦法》沒有明確多品牌可否一起銷售。進口車與國產車的銷售究竟是分營還是合營?分營無疑能滯緩跨國公司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保護國內企業。因為建設需要時間和大筆投資。
減少投訴規范市場
官方有關人士:近年來,汽車產品銷售和售后的問題,始終是消費申訴和投訴領域的熱點。投訴內容涉及汽車質量不穩定或存在缺陷、合理退換貨要求被無理拒絕、汽車配件價 格良莠不齊、汽車維修價格不透明和亂收費等。從這個角度說,《辦法》的出臺,不僅合理,而且必要。
《經濟參考報》:《辦法》的頒布是一件好事,它會使汽車終端市場更規范,明確各方責任,增強汽車品牌銷售經營主體的服務意識,避免經銷商相互推諉。這將實現責任追溯,最終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穩定市場,穩定車價
北京某現代4S店總經理:《辦法》將對穩定車市帶來幫助。目前市場價格變動主要來自兩個原因,一是源于不同品牌的競爭,另一個就是一些不規范的經銷商及“車蟲”的操作導致價格波動過大。在很多地方,一臺車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上之前會倒幾次手,進口車甚至被倒8到10次手,這就導致同一個車在不同地方出現價格卻可能有明顯差異。《辦法》實施后,如果監管得力,將有助于整體汽車市場價格的透明和穩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負責人:《辦法》的實施,在短期內將可能提高汽車銷售價格,導致消費者買車成本增大。從長期來看,則可能保持汽車價格的相對穩定。
優化市場格局
某汽車行業專職分析師:《辦法》的實施,將有可能重新整合汽車銷售格局,其結果是淘汰一些以前實力較弱,靠價格優勢生存的經銷商,而留下那些資金雄厚、服務體系齊全的以4S店為代表的品牌經銷商。消費者買車和維護將可能得到更可靠的質量保證。但中國的4S店投入動輒以千萬計,因此在《辦法》實施初期,汽車價格有可能上揚,但從長期看,最終汽車價格將保持相對穩定的走勢。否定聲音
經銷商利益如何保證?
北京汽車流通協會會長盧錦華:《辦法》加劇了廠家和商家之間極不平等的地位。目前廠家和商家的合作協議是一年一簽,所以經銷商隨時可能面臨被取消經營權的“危險”。
上海某4S店負責人:獲得汽車供應商授權后經銷商才能到工商部門登記獲取經營資格。屆時,是否要建動輒千萬元的4S專賣店,車價是多少都將由廠家統一說了算,經銷商稍有違反廠家意愿就很可能被取消授權。可見《辦法》的實施使汽車供應商獲得了完全的主導地位,卻使經銷商處于更弱勢的地位,對汽車市場的發展未必完全積極。
太平洋汽車網網友:辦法成了“促壟斷法”。政策更偏向于廠家,過分強調由廠家制訂市場游戲規則,這無疑在限制經銷商發展,讓之完全聽命于車廠或總經銷商,讓廠商關系更不平等,不利于市場的多樣化。
消費者未必受益
北京某經銷商:目前,國內汽車銷售模式比較豐富,代理制、品牌專賣、汽車賣場等相互制約,汽車賣場是減低流通成本的法寶,能給消費者更多的實惠,而且售后服務在特約服務站中也完全能夠享受得到。而4S店高度的一致性缺乏應有的靈活與方便,在價格上有“商業聯盟”之嫌,服務、配件的高價格更是不利于消費者。有的4S店甚至會出現“店大欺客”現象,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并不一定能夠落到實處。
某準備購車的消費者:根據新的管理辦法,一切都由廠家說了算,一切由廠家定價,經銷商私下打折讓利都不可能了。中國本來車價就貴,現在還必須按廠家的壟斷價來賣,買車的人才是最大受害者。展望與質疑
管理辦法實施后的車市如何?
北京寶鋼汽銷副總經理徐憲成:如果不是4S品牌銷售店的汽車經銷商,在這一《辦法》出臺后都會受到影響,甚至被迫關門。由于4S品牌店的投資大,起碼在1000萬元以上,許多中小經銷商不可能馬上建立起其4S店,只能是另找出路了。
某汽車行業分析師:中小商家何去何從?一是掛靠大的4S品牌經銷商,做它們的二級企業,以此來獲得授權;二是不進行實際的汽車銷售,改做中介和服務,在品牌經銷商與購車者之間牽線搭橋,獲取中介費用。
某進口汽車銷售商:這個政策的影響可能沒想像那么大。在國內激烈的汽車市場,眾多的小規模銷售商是很多廠家必須依靠的。90%的銷售商都沒有廠家授權,卻仍然活得很好,這說明廠家是認可的,這里邊有符合邏輯的利益解釋。現在政府部門突然出一個政策,要讓游戲換個玩法,必然涉及多年來行業內形成的潛規則的改變,能起多大作用還需靜觀。
某汽車經銷商:部分準備離開汽車經銷行業的經銷商可能在《辦法》實施之前,大幅度降價甩賣汽車,這可能會對目前已經較為混亂的汽車市場價格造成更大的沖擊。
對于管理辦法的質疑
某汽車網站網友:《辦法》搞品牌銷售,核心意義集中在廠家“授權”,沒有被授權就不能銷售。但無實施細則怎么授權?沒有相應的細節規定,可操作性差。通篇里也沒有“法”字,違反了怎么辦?保障措施是什么?
某進口車經銷商:《辦法》沒有明確多品牌可否一起銷售。進口車與國產車的銷售究竟是分營還是合營?分營無疑能滯緩跨國公司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保護國內企業。因為建設需要時間和大筆投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