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路費何時壽終正寢 燃油稅開征指日可待
燃油稅之所以屢遭流產而難以出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調整。現有路橋收費是由公路監管部門來收取的,所收費用中相當一部分進入地方政府的腰包。而取消養路費,開征燃油稅后,這筆錢將上繳國家財政,如此勢必影響到地方政府的實際利益,因此,如何調整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格局問題,就成為一大難點問題;
其次,開征環節有待進一步明確。燃油稅在工業環節還是銷售環節征收一直爭論不休。如果在生產環節征收,有可能導致加油站進油不走原油廠這一正規渠道,而是通過私人油站購油,這無異于“鼓勵”原油走私。而如果在銷售環節,即在加油站征稅,必須在各加油站配備稅控機,要投入大量成本不說,那么多的加油站如何管理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再次,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由于國內原油相當一部分依賴進口,而近年來,國際局勢持續動蕩,尤其是中東局勢持續不穩定,導致油價居高不下。專家們認為,在原油價格下跌時推出燃油稅最為有利。目前中東局勢趨于緩和,估計國際油價會不斷回落,現在正是推出燃油稅最佳時機。
早在10年前,海南省就成為全國率先實行“燃油附加費”的地區。“燃油費”改革給海南省帶來的收益是相當可觀的,改革前,全省養路費等四種費用一年收入2.2億元,改革后的1994年當年燃油費收入就達4.5億元,之后逐年遞增,去年達到7.5億元。就車主來說,最大的受益者是平時跑車不多的私家車主,而出租車和其它運營車輛的繳費則大大增加。
的確,取消養路費,征收燃油稅將會對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國內的汽車工業、公路建設產生積極影響。從公路管理方面來看,由于實行按車輛類型交納養路費的制度,現今公路上的貨車超載噸位越來越大,交幾噸的養路費卻拉十幾噸、幾十噸的貨,車主逃了費,卻帶來了交通事故隱患和給路面造成很大損害,而費改稅則能實現多用路多收費的公平原則。同時,實行燃油稅,撤掉層層收費站,司機少了停車、交費、查車、交罰款等負擔,省了跑腿審批辦證交費的麻煩,運輸成本有望下降,或許能給老百姓帶來實惠;從汽車工業發展來看,一方面,能夠促進私人汽車消費的升溫。以每輛私家車平均每年行駛里程在1—2萬公里之間,平均耗油量為每年1噸左右計算,車主所交的燃油稅要比養路費少;另一方面,能夠進一步促進汽車業生產技術的更新換代。由于老舊車輛的油耗較高,所交的燃油稅必然要高,這將對今后汽車工業的技術進步提出新的課題,促使汽車業更多地利用電噴和柴油技術,更多地采用輕型材料和節能技術,有利于節約石油資源和減少污染。
應該說,征收多年的“養路費”已經到了該壽終正寢的時候了,燃油稅也應登臺亮相了,為此,國家主管部門正會同有關部門推出一系列配套性規章,以保障交通和車輛稅費改革的到位。但就目前情況看,取消養路費,實行燃油稅遭遇到宏觀環境和技術層面等諸多問題,仍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但隨著市場經濟步伐的加快,宏觀經濟形勢的改善,時下正是燃油稅出臺的極好時機,正如一些專家們所指出:戰術不能壞了戰略,燃油稅早晚要上,麻煩早晚要鬧,而今市場平緩,物價不足慮,現在就應先上燃油稅,不然過這村就要等下一個店了。以宏觀經濟論,費改稅不宜推托,該出手時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