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寶騰現在是個“香餑餑”,但事實上,它的角色卻更像一塊即將被人踏上的跳板,因為“娘家”眼下只想把它賣個“好價錢”
為挽救目前頹勢,寶騰只好借東南亞市場之大的吸引力尋求多方合作
在與日本三菱汽車長達21年的合作于三年前結束后,一直“待嫁”的馬來西亞寶騰汽車(Proton)陷入了“多角戀戰”。繼德國大眾、法國PSA(標致-雪鐵龍集團)、中國奇瑞和青年汽車有意入股或代工合作,美國通用與馬來西亞第三大汽車制造商納莎(Naza)集團也于日前明確表示對其“很感興趣”。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市場,眾車企欲借結盟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寶騰為跳板,進軍東南亞。據寶騰大股東國家汽車控股最新消息,寶騰此樁“婚事”決定權在其政府和大股東的手上,預計將于今年3月塵埃落定。
奇瑞的尷尬
看上去寶騰現在是個“香餑餑”,但事實上,它的角色卻更像一塊即將被人踏上的跳板,因為“娘家”眼下只想把它賣個“好價錢”。來自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的最新數據顯示,寶騰在當地的市場份額已從高峰期的60%跌至24%,新車型開發也同時遭遇瓶頸。為挽救目前頹勢,寶騰只好借東南亞市場之大的吸引力尋求多方合作。
在這其中,中國奇瑞是一家特殊的汽車制造公司。作為中國最具雄心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奇瑞一度在東南亞市場上遭遇“被排擠”的尷尬:一方面,被美國通用起訴“QQ抄襲SPARK”后,盡管此后雙方和解,但在海外小型車市場上的對立局面卻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東盟地區汽車進口稅較高,也使得奇瑞被阻攔在東南亞市場門外;最具轉折性的是,奇瑞原本在2004年通過馬來西亞阿拉多(Alado)公司與寶騰就CKD組裝生產轎車已經訂約,但馬來西亞政府為保護其本國汽車產業不受沖擊,而調整汽車產業政策,要求所有在當地組裝生產的轎車80%須出口,打亂了奇瑞的“算盤”。
好在奇瑞與寶騰上周又傳來了二度合作的可能。1月15日,奇瑞聯手阿拉多正式在吉隆坡新設了一家奇瑞展示廳。阿拉多負責人表示,預計在2月28日,奇瑞將與寶騰二度簽訂諒解備忘錄,合作計劃目前將在3個月內定案。據悉,雙方將商討合作組裝奇瑞B14型多用途車和T11型越野車的問題。預計奇瑞A160、奇瑞QQ、奇瑞QQR和奇瑞B14今年在馬銷量將達到2000輛左右,與去年相比增幅明顯。
據該負責人透露,奇瑞在東南亞市場的規劃是,在2010年前設立制造工廠和東南亞分銷樞紐,實現銷量20萬輛。奇瑞対此不予置評。不過,1月17日,奇瑞在其2007商務年會上公開表示,奇瑞去年出口超過5萬輛,今年出口目標為7萬輛。而據奇瑞經銷商透露,奇瑞今年全年銷售計劃是39.3萬輛,在內部目標則是瞄準全國乘用車銷量的冠軍席,其中出口希望突破10萬輛大關。這其中,對于小型車優勢明顯的奇瑞來說,東南亞市場不可小覷。
“盡管奇瑞與寶騰討論的是代工出口,通用與寶騰討論的是參股,看似不沖突,但雙方將在搶奪東南亞市場,尤其先期在小型車方面,有著直接的競爭關系。”分析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事實上,奇瑞與寶騰談判歷時已久,而在近期通用表示有意參股之時,奇瑞再度提起合作一事,顯示出其欲入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市場的急迫。應該說,東南亞市場之爭日趨升級。”
“繡球”緣何遲遲不拋?
拋,還是不拋?抱著“繡球”的寶騰遲遲沒有做出決斷。在猶豫中,多家汽車制造商已經歷聚散。
2005年,PSA有意聯手中國浙江金華青年汽車集團,使之成為 “PSA在華第二合作伙伴”,正式進軍轎車領域,結果雙方分手,各自轉向等待與寶騰的談判結果。PSA希望直接入股寶騰,而青年汽車則計劃借力由寶騰100%控股的英國蓮花(Lotus),引入中國山東基地進行國產。截止到目前,雙方均尚未得到明確答案;與此同時,寶騰欲借中國車企打入中國市場的“算盤”也同樣未能成行。
汽車行業咨詢公司亞洲汽車資源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所有合作伙伴都在等待馬來西亞政府在平衡考量后做出的選擇。目前,有意與寶騰合作的海外汽車公司大多會傾向于控股寶騰,及獲得其50%以上的股權,以加強在運營中的決策力,降低因當地因素介入而面臨虧損的風險。事實上,馬來西亞第二大汽車制造商佩羅杜瓦(Perodua)的51%股權已經被日本大發和三井公司所有。一旦寶騰的股權結構也被同化,馬來西亞的汽車工業就難保其國家自主品牌。
繼大眾、PSA后,通用和當地汽車公司納莎集團等也傳出有意競逐寶騰伙伴,分析人士認為,寶騰急需的是可供研發及創新支持的汽車制造伙伴,綜合來看,大眾出線的可能性較大,但最終將看其政府和股東在3月如何拋出“繡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