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召回
概述: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有超過35款不同汽車企業的車型在我國實施召回,召回的車型總數相比2005年呈上升趨勢。來自國家質檢總局的消息顯示,僅10月、11月兩個月,就有6家汽車企業進行召回,召回汽車數量超過18萬輛。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決定對缺陷汽車召回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同時把全部載客車輛都納入召回范圍。
影響:消費者對于被召回產品的認識也有所變化,絕大多數廠家逐漸開始以主動、負責任的態度來面對召回,并積極促成問題的解決。
9零配件關稅
概述:7月初,由海關總署和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公告稱,原定于2006年7月1日起實施的有關整車特征的進口價格百分比界定標準以及有關汽車總成系統特征的A、B類關鍵件的區分標準,推遲到2008年7月1日實施。2005年4月1日,中國發布了《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
影響:去年上半年,凱迪拉克、奔馳、寶馬 、VOLOV等進口豪華車品牌紛紛傳出停止國產的消息,原因就是《整車特征管理辦法》讓相當一批豪華車廠商感到關稅的壓力。7月公告的發布,讓這場停產風波應聲而落,各大進口豪車表態繼續國產。
10C-NCAP
概述:7月,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自行進行的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全面啟動。按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計劃,今后每年評價的車型在15個左右,而且每款車型至少要用3輛車來進行碰撞測試。
影響:C-NCAP的出臺體現了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碰撞標準,其意義在于不再是廠家送車測驗,而是獨立機構在市場上購車后
公正碰撞公開結果。對消費者而言,它的測試數據更加真實可信。對自主品牌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它們可以不用耗巨資把產品送達國外受檢,等于和合資品牌在安全性方面有了平等的話語權。
11國ⅢOBD
概述:2006年,國家繼續加大了對機動車生產使用的監管力度,逐步實施新的機動車排放標準。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關于對達到國家第三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車型進行核準的公告》,2006年多個城市提前執行了國三標準。而在12月1日,北京地區正式實施了關于沒有裝配OBD的車型不能銷售的環保政策。
影響:在促進節能
環保的大潮下,汽車業也面臨著艱巨的考驗,除了混合動力等一些節能環保車型的研發之外,汽車業也應該積極尋找有效的途徑推進節能環保車型的普及,如提升發動機技術、優化車用動力系統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