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克萊斯勒PT步行者
2007新年伊始,圍繞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下稱“戴-克”)在華的兩條消息頗受矚目:一是和奇瑞汽車公司就合作生產小型汽車及出口至歐洲和北美事宜簽訂了意向書;二是由戴-克、福建汽車集團和臺灣“中華汽車”三方組建的戴姆勒-克萊斯勒輕型汽車公司獲準設立。 與已成定局的后者相比,受新出臺的《關于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以及戴-克董事會與奇瑞雙方深化合作的諸多設想影響,前者的未來走向尚存懸疑。
合作尚存謎團
《第一財經日報》注意到,圍繞雙方達成協議的所有新聞報道,均以克萊斯勒北美公司為出處,卻絲毫不見奇瑞自身以及戴-克中國投資公司的官方表態。據了解,此項合作事宜仍有待于中國政府和戴-克董事會的批準,與此同時,奇瑞與戴-克雙方自身對合作一事也還有諸多考量,而也曾與戴-克就此談判過的日本三菱、韓國現代及歐洲幾家車廠會否留有后手,再加上新出臺的《通知》,都為之再添謎團。
奇瑞汽車一位內部人士證實,雙方仍在探討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知情人士透露,奇瑞與戴-克可能會進一步成立制造和銷售兩大合資公司,其中制造公司部分,奇瑞與戴-克的合資股比為6:4,而在銷售公司中為4:6!耙坏┏闪⒑腺Y公司,出口的車型中將有望出現奇瑞品牌!倍鴵巳R斯勒北美方面現已透露的,雙方合作將由奇瑞在現有車型基礎上進行改造,車型設計改造工作將由雙方合作完成,奇瑞負責汽車生產,然后以克萊斯勒或道奇等品牌,在包括美國市場在內的全球各地銷售。
據悉,未來奇瑞將生產S12和Hornet兩款小型車,先期將生產由奇瑞自主研發代號S12的小型車,由克萊斯勒提供技術支援。
不過,雙方能否“修成正果”最終得過國家政策的相關規定及其風向這一關。2006年12月底,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禁止技術和安全水平低、能耗物耗高、污染嚴重的外資項目進入”等一些對外資新建項目明顯不利的條款。來自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的工作人員就此進一步解釋說:“現在無論生產產品是在國內銷售還是用于出口,只要是涉及新建項目、產能擴張,統統屬于調控范圍。”無疑,奇瑞與戴-克的未來走向也將被卷入其中。
奇瑞奇招與戴-克算盤
奇瑞在與美國最大汽車貿易商夢幻汽車合作降溫后,再出奇招與戴-克達成協議,為之代工生產小型車,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 (NAFTA)、歐洲地區以及可能選定的其他全球市場銷售這些車輛。
這是緩慢卻安全的一招。對于缺失品牌優勢和海外營銷技能、同時自身產品質量也尚難跨越歐美市場門檻的奇瑞來說,通過與戴-克合作,將能很快了解歐美的質量標準和產品開發事宜,加速其小型車進軍國際市場。
不過,換個角度看,與其說這是奇瑞的奇招,還不如說是戴-克尋求突圍的“慣招”。
早在此之前,戴-克旗下的奔馳E系列、克萊斯勒大切諾基和300C均采用了外包代工的方式。其中,大部分由設在奧地利的外包工廠進行生產。即使在中國,戴-克也曾有意委托福建東南汽車代工生產克萊斯勒大捷龍。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克萊斯勒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汽車銷量下降了4.5%,總量降至2698429輛,其中,在全球競爭最激烈的美國市場上的銷量下降了7%,降至2142505輛。剖析來看,克萊斯勒的產品線中七成以上是卡車、貨車、大型轎車和SUV等高油耗車型,但在目前油價持續高漲前提下,經濟實用的中小型車大行其道才是趨勢,然而這正是克萊斯勒產品線中所空缺的。
分析人士認為,戴-克選擇在成本比較低的國家外包小型車生產,既是出于生產利潤考慮,又借此基本完成了在中國這一重要市場的主要布局:乘用車方面,由BBDC(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生產奔馳品牌豪華轎車和克萊斯勒品牌中高檔轎車,分別委托東南和奇瑞生產MPV和小型車;商用車方面,入股北汽福田生產中重卡,并在新近建成的基地投產輕型車。
“代工企業若能拿到眾多此類訂單,達到產能利用率最大化,并通過比較優勢創造利潤,這絕對是成功的模板!睒I內人士告訴記者,“但這并不容易復制,奇瑞代工生產的只是小型車,這并非意味著其他企業就無力參與進來競爭,一旦戴-克訂單發生轉移,將對奇瑞是巨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