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月都傳出復產聲音的馬自達3上周再次被傳要恢復生產。記者多方求證獲悉,當前僅僅是開始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復產并無時間表。有知情者透露,復產之后,銷售權可能發(fā)生變化,遵照國家有關法規(guī),長安福特將收回馬自達銷售權,采用由其授權的方式,授予一汽馬自達經銷商銷售馬自達3。
仍依賴一汽馬自達經銷網
記者獲悉,長安福特銷售公司做為長安福特馬自達的全資子公司,將變更為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當前該項目正在審批中。一旦審批通過,馬自達在長安福特銷售領域亦將享有相應的股份與權益,則為馬自達3實現“自產自銷”做足產權理順工作。
知情者透露,在長安、福特、馬自達與一汽四方談判長達半年之久的情況下,生產與銷售分離的利益之爭仍無法得到斡旋,由此便產生了折中方式——由長安福特馬自達收回馬自達3總經銷權,改由其授權一汽馬自達經銷商銷售馬自達3。
按此,其依賴的仍是一汽馬自達銷售網絡,這樣相關的問題也不少。一則一家專賣店同時獲得兩家產品的授權,可能面臨兩套體系、服務標準難統(tǒng)一、管理混亂的問題;二則,喪失總經銷權的一汽馬自達在馬自達3問題上獲利幾何?在一汽仍有儲多合作項目的馬自達如何調解一汽與長安的關系?
另有業(yè)界資深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方式僅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可能性,馬自達3復產牽扯到太多利益,不僅是當事各方,背后還站著地方政府、國家政策等。一旦復產,意味著原先導致問題的癥結需要解開,肯定需要妥協方。問題在于當事各方各有籌碼,互不相讓,誰來當這個妥協者還很難說。
此外,正如當前東風本田CRV借用廣州本田銷售渠道的做法,不是長久之計,那么長安福特馬自達會否建立自己的馬自達品牌銷售渠道?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馬自達產品更多地投入到長安福特馬自達,這亦并非不可能。
一汽、長安無法“同船”?
今年2月27日,長安、福特、馬自達三方在馬自達3下線儀式上表態(tài),馬自達將入股長安福特獲得生產方面的利益,而長安福特將入股一汽馬自達獲得銷售回報。這條當初設定好的道路目前看來沒有任何進展。上周,記者采訪許國楨、于洪江以及長安汽車集團宣傳部,問及入股一汽馬自達的進展狀態(tài),許表示“此事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于洪江則表示:“這一問題已是次要問題,主要是要解決馬自達3復產問題。”而長安集團宣傳部對此問題則不予置評。有知情人士透露,長安福特入股一汽馬自達基本無望。
據《汽車產業(yè)政策》第39條:“汽車生產企業(yè)要兼顧制造和銷售服務環(huán)節(jié)的整體利益。轉讓銷售環(huán)節(jié)的權益給其它法人機構的,應視為原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重大變更,除按規(guī)定報商務部批準外,需報請原項目審批單位核準。” 這意味著,一旦“整體利益”不平衡,產銷分離就違背《汽車產業(yè)政策》制定的原則。而“兼顧整體利益”對于兩家企業(yè)——長安福特和一汽馬自達——顯然難以達到。
知情人士分析指出:馬自達入股長安福特獲得商務部的批準,意味著馬自達不論是在生產領域還是銷售領域都將獲得利潤,福特也將憑馬自達控股股東的身份,分享該部分利潤。而擁有長安福特50%股份的長安集團,卻被排斥在銷售利潤分成的隊列之外——盡管長安一直希望參股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長安汽車成為所謂“整體利益不兼顧”的“受害者”,自然不會善罷甘休。種種前提下,這亦促成了長安福特收回銷售權發(fā)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