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的普遍特點是:看得見的東東應有盡有,模樣精致;看不見的東東能省就省,省不了就換上垃圾湊數。前段時間,有位DX說日系車就好比暗u,外表光鮮,方便實惠,開(用)起來很爽,但內質骯臟,總讓人有不安的感覺,一不小心,就會小命不保。----我完全贊同這一說法,據筆者多年查考研究:在中國,日系車車禍率最高,特別是車禍死亡率極高。------這些現象的出現,歸根結底源于日系車卑鄙陰險的成本核算,也就是偷工減料。根據本人的了解,其成本運作一般有六大伎倆。
第一招,在發動機上偷梁換柱,更換劣質或過舊的發動機。如威馳: 日本原裝威馳使用VVTI發動機,一汽豐田威馳使用夏利2000發動機;又如雨燕:作為雨燕精髓的1.3升 91馬力 DOHC VVT 發動機沒有引進,而是采用國內羚羊使用的1.3升 85馬力 SOHC 發動機。從發動機先進性,經濟性,及動力輸出各個角度來說,都比原裝落后很多,但要號稱世界同步,價格加倍.這實在是一個敗筆,也是人為的故意。
第二招,在操控系統上改頭換面。操控系統最重要的是制動系統,制動系統很大程度決定汽車安全性能。現代中檔以上轎車普遍都采用“碟/碟”制動系統,如伊蘭特、凱越、奧迪等。注重汽車的安全性能,一定要查看是否采用了ABS(防抱死)剎車系統,ABS系統的版本是否是最新的,采用的是碟剎還是鼓剎。日系車要么均采用國外已經淘汰的早期版本的ABS系統,要么就采用前碟后鼓的制動裝置,目的就是為了節約成本。如價格達17、8萬的陽光等中檔車就是前碟后鼓的制動方式,威馳、飛度等經濟型車就更不用說了。與現在最新的ABS系統相比,無論在質還是量上都差了很多,自然成本方面也就少得多了。 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就是制動器了,也就是看車輛是碟剎還是鼓剎。鼓剎是指在車輛上采用鼓式制動器,碟剎就是指采用盤/碟式制動器。鼓剎是很久以前就已經采用的了,其優點就是價格便宜,而碟剎比起鼓剎成本要高些,但是在剎車效能方面得以提高,現在國際高檔車型都全部采用四輪碟剎。
第三招,在省油技術上能騙就騙。車輛省油除了與駕駛技術等人為因素相關外,還與發動機性能及輪胎寬度、自重大小等客觀因素相關。實驗證明:在一般情況下,輪胎每增加10mm,油耗上升2~3個;自重增加100kg,油耗上升1.5~2個。日系奸商大肆宣揚他們的車省油,國內普通消費者也往往不問原因大聲附和-----日系車就是比其它車省1~2個,但業內專家都認為日系車其實一點都不省油。試問:如果日系車車胎再增加10mm、自重再增加50kg,它還會省油嗎?一個不爭的事實:排量超過2.4,那一款日系車都不省油。特別是象三菱一類的越野車,由于日系車在輪胎和自重與歐系車采用共同標準,結果每輛日系車都是油老虎。甚至面包車也是一樣,如金杯面包等。
第四招,在發動機功率上能唬就唬。日系車一般就夸耀其排量小但最大功率比人家大。其實,功率不能衡量發動機好壞。功率大不等于就認為是好車,汽車的最大功率只是評價的一個小指標而已,更重要的是看發動機的動力曲線輸出,現在很多車型發動機標稱的最大功率只是在極端情況下才能輸出,但在正常使用區間就相當不平順,這樣其實沒什么實際意義。 而且,除了這個最大功率,動力輸出曲線這些軟性指標、發動機采用的新技術就經常被人們所忽略。發動機成本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是使用了這些新技術。比如發動機電控系統是否最新最先進的,是否采用了國際上最新的電子油門技術(不等同于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噴技術),是否采用了成本更高但更輕巧的鋁合金缸體,在進氣排氣系統方面是否采用新技術等等,這些新技術的采用直接關系到汽車行駛性能以及油耗和排放的降低,會對消費者日后的使用造成極大影響。
第五招,在內飾上能蒙就蒙。日系車最熱衷于在內飾的部件上迷惑消費者,當消費者坐進車內,第一眼看到的是真皮,又有這樣那樣的小裝備,加上銷售員的鼓動,很容易以為內飾部件多,看上去豪華就是好車的主要評判標準,內飾就是決定汽車價格的先決條件,從而忽視了選擇一輛汽車真正應該關注的東西。 專家指出:在汽車成本計算中,汽車內飾“水分”不大。 汽車內飾方面,由于所涉及的技術含量比較低,相應的配套廠非常多,價格的彈性也很大。了解汽車用品配件市場的朋友就會知道,一套真皮座椅手工連材料從2000-5000元都有,比較好的也只是3500元左右就可以了,CD播放器方面比較不錯的6碟CD播放器1000元以下就可以拿到,而這些部件的價值相對于整個車價來說可謂九牛之一毛。消費者其實只要到家具和電器市場比較一下同檔次的產品,就可以知道其中的水分有多大。
第六招,在底盤懸掛上能訛就訛。17萬以下的日系車(代表車型:日產陽光)普遍采用前獨立懸掛后非獨立懸掛的底盤懸掛布局。我們知道,汽車的懸掛系統分為非獨立式懸掛和獨立式懸掛兩種組成。 非獨立懸掛是將非獨立懸掛的車輪裝在一根整體車軸的兩端。采取這種懸掛系統的汽車一般平穩性和舒適性較差,但由于其構造較簡單,生產成本也比較低。 獨立懸掛是指車軸分成兩段,每只車輪用螺旋彈簧獨立地安裝在車架下面,這樣當一邊車輪發生跳動時,另一邊車輪不受波及,車身的震動大為減少,汽車舒適性也得以很大地提升,尤其在高速路面行駛時,它還可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不過,這種懸掛構造較復雜,還會連帶使汽車的驅動系統、轉向系統變得復雜起來,因此成本會增加不少。 通過前面的解釋,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獨立懸掛對于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都比非獨立懸掛系統好很多,但是成本會高些,因此有些車型就只是在前輪采用了獨立懸掛,而后輪就換成了非獨立的懸掛系統。說到這,讀者就不會奇怪:為什么日系車普遍高速發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