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港資和臺資占據了內地汽車零售市場的先機。根據中國入世的協議和CEPA,內地的汽車零售業2005年對港資完全開放,2006年對外國資本完全開放。許多歐美日韓有實力的經銷商對于未來這一塊市場早已虎視眈眈。
一家在本土市場銷售占有率達13%的韓國汽車經銷商前兩天將一份計劃給我們看,想和我們一起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立合資銷售公司。上海聯合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聯合汽車”)一位人士透露。
無獨有偶。美國三大汽車經銷商集團之一NationalAutomobileGroup(下稱“NAG”)目前也已經悄然潛入中國,準備在汽車銷售及服務市場上施展手腳。
“已經有外資找過我們了,尋求合作”,上海東昌汽車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銷售總監張志明表示。東昌汽車是目前上海市比較有影響力的汽車經銷商。
2005年8月杭州第二家寶馬專賣店開業,投資方之一是一家叫保時捷汽車銷售公司的奧地利企業。
“和保時捷家族有一定的關系。”這家公司的總經理胡雅慧說。
背景資料
根據中國加入WTO的協議,自2001年加入時,汽車零售業逐步對外資開放。加入時,外資服務者可以在5個特區和8個沿海大城市設立合資汽車企業。加入1年后,不限制外資比例。加入2年后,開放所有省會城市和重慶、寧波;加入3年后,允許開設有外資參與但不控股的汽車連鎖企業;加入5年后,取消汽車連鎖零售店的外資股比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