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順利,明年年底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混合動力轎車將會在上海實現小批量生產,而在2-3年內,這種新型的環保汽車將會批量上市,從而有效地降低尾氣排放造成的污染。有關人士認為,混合動力轎車的研制和產業化將提高國內汽車的自主研發水平,也有助于增強中國汽車的國際競爭力。
近日,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與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研發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低排放混合動力轎車。首款車型將在明年面世,2008年前后實現批量上市。
市場人士分析,近年來油價持續上漲,而環保形勢也日益嚴峻。為了節約能源,國家鼓勵小
排量汽車的消費,并出臺了《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等一系列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混合動力轎車不但可以緩解能源危機,也有助于減少污染。混合動力轎車上市以后,國家有可能在稅收、消費等環節出臺鼓勵政策以促進這種環保型汽車的普及。
作為“綠色節能”車,混合動力汽車采用先進環保的太陽能等光電能源部分替代燃油動力,不僅能大大節省燃油能耗,還顯著減少尾氣排放和噪音污染。目前,混合動力車型的價格較高,入市的產品不多,
豐田Prius是其中的代表車型。
據同濟大學校長萬鋼教授介紹,此次投入研發的混合動力轎車技術具有完全的自主產權,制造成本相對低廉。上海華普汽車董事長徐剛表示,這一項目將以華普汽車的中長期產品規劃為基礎,在3年內取得階段性成果:小批量試制的混合動力轎車將在2007年亮相于上海國際汽車博覽會。徐剛告訴記者:“最快明年年底我們可以推出樣車,先期投放市場的數量將達到5000-10000輛。在2008年之后,華普生產的汽車中混合動力轎車的比例將占50%左右。我們將嚴格控制成本,使車價相對低廉一些!